基于科技竞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作者: 吴映阳 陶静 田甜

摘 要:本文从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现状,以南京某应用型本科院校机电学院为例,对如何提高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积极性及组织校内校外科技竞赛的模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总结,从中探索基于科技竞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科技竞赛; 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15(2011)8-137-001

科技竞赛作为大学生课堂理论和专业学习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旨在让大学生综合运用相关课程知识去设计并解决实际问题或者特定问题,己经越来越受到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欢迎。科技竞赛一般具有实践性、创新性、应用性,要求大学生理解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总结思路、设计方案,并实际动手完成,同时,科技竞赛往往以团队的方式组织,要求参与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团结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领导能力等[1]。科技竞赛既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又提高其综合素质,这使得科技竞赛越来越受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视,将发展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载体。鉴于科技竞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强大作用,它越来越受到大学生和教师的欢迎,也逐渐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积极探索科技竞赛管理体系、建设科技竞赛平台,并以此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是所有应用型本科院校将面临的教改课题。

一、组织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带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机电学院学生比较需要锻炼实操能力的情况,该校一直在探索研究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科技竞赛中来。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得出以下经验:

1.做好宣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中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进行引导组织,指导他们参加一些科技竞赛,在竞赛过程中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取得一定的成绩以后,在全院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宣传,以这种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方式让更多学生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们进行积极引导。

2.营造良好的科技参赛气氛,把科技竞赛引入课堂

通过课程学习,组织学生们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创作作品的实践中,通过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设计创新,制作出自己的作品,并把作品带到课堂中进行比赛.由任课老师进行深入的评点,指出作品中做得好的地方以及存在的不足,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在听完老师的点评后,再由全体同学举手投票,评选出作品获奖等级。在竞赛中,让学生们亲身品味出劳动的艰辛,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实践技能及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营造良好的科技参赛气氛,提高科技参赛水平。以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为例,可以将此赛事引入以下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传感器原理等。

3.社团分级选拔模式

学院经过几年的探索形成了社团分级选拔精英科技竞赛成员的模式。第一级:在各年级学生们中成立兴趣小组,利用多种形式,对小组成员宣传各个科技竞赛项目。第二级:将小组中对科技竞赛感兴趣的同学选拔进相应科技竞赛的社团,比如机器人社、AVR设计社。各个社团负责引导社员学习与本竞赛相关知识。第三级:在各个社团里挑选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同学,参加创新精英社。创新精英社由各竞赛项目的直接参赛者组成,成员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大大增强竞赛队伍的实力。创新精英社的成员根据个人技能特点会交叉组队完成小型项目,为以后工作做项目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这种模式既选拔了优秀学生,又培养了学生们团队合作精神。伴随着接踵而来的荣誉,这些组织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从而使得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总体上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新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思路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在学生参加科技竞赛中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师资队伍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的质量。为了让学生们参加更高级别的科技竞赛,学院里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找有经验的老师担任专业指导;把年轻教师和优秀学生派出去学习,鼓励青年教师扩充知识;发挥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从而建立起一支高水平、高质量、有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适应、满足科技竞赛的要求,可以建议教师们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强调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的指导方针。加强课程改革整合,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考试模式。如把课程整合系列化;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全程实训教学,教学过程引进项目驱动,有条件的课程,学生最终可以通过完成一个或多个项目的开发,以作品代替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根据学生完成作品的效果进行评定,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对项目完成效果的重视,努力进行创作。此外,学校和系里每年还可对表现突出、获得多种荣誉的同学给予奖励表扬,获得证书的同学还可以申请人文素质学分,提升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以及对于良好成绩的渴望。

三、结语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钻研,以实践教学、科技竞赛作为学生培养的突破口,把科技竞赛融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学生们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自我锻炼,将使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不断提高职业技能。为他们早日成才,早日走向社会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杨一涛.大学生竞赛与本科教学相结合培养人才的方法探索[J].南昌高专学报,2010(5): 77-79

[2]袁国武,赵杨,赵征鹏,等.依托程序设计竞赛,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质量[J].计算机教育,2009(15):104-106

[3]任良玉.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108-11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