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 葛家宝摘 要:活动教学已成为最能体现教学新理念、最符合现代学习方式要求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活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要依据课本,以学生为中心,联系学生生活,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我们要注重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使学生更好地关注生活、深入社会、感悟人生。
关键词:活动; 思想品德;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45-001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因此,“活动”以新课程宠儿的身份走进了课堂,成为新一轮课改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下面就如何上好活动教学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充分利用书内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要从教材的束缚中走出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经历,挖掘可供教学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回归生活。具体来说有以下途径:一是利用学生学校生活中隐含的教育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如在《男生·女生》教学中,我了解到初中生中有异性同学的交往,我首先要求同学们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的一位朋友。学生进行到高潮处,我突然提出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交往的异性朋友呢?这时同学们静下来了,他们的神色或是期待或是困惑,我抓住时机引入本课的学习,“你想交异性朋友吗?我们要和异性同学交友吗?怎样结交异性朋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迅速调动起来;二是利用社会生活组织教学,如某班有少数同学出入营业性网吧的现象,这时我首先让同学们自己阅读报刊、杂志关于青少年上网的各种报道,评论分析文章,然后召开主题班会,帮助少数同学,教育少数同学,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应用知识的魅力所在,学生在活动中付出了真情实感,受到了启发,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去体验,“润物无声”
怎样去创设活动情境呢?首先要巧妙策划活动形式。《让我们荡起双桨》送给学生青春的美好祝福,诙谐幽默的《半夜鸡叫》让学生体会劳动者对剥削者的阶级情感,在《乡愁》配乐欣赏中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在性格的差异性教学中,我首先引出一个问题,同根生的草或树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吗?学生你争我吵,接着我提意同学们来个眼见为实,同学们涌出教室,活动结束后,我引导学生探讨人的性格差异性时轻松有效。其次,教师要着重加强活动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教师在活动教学中,既不能跑龙套,也不能空洞地讲要求、方法,重要的是帮助、引导学生具备合理的学习流程,提供可操作的方案,活动中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是合作、自主探究者、思考分析者、真情实感的投入者、真知灼见的获得者。
三、情感交流,让学生感悟人生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思想品德课的追求。如在八年级以《理解》为题设计活动,提供下列情境(回忆自己生活的点滴事,映照出父母的爱子之心)。
同学1:在小学一年级转入新学校时,因为不认识别人,所以放学后就哭了。妈妈来接我时告诉我:“要主动去接近、认识别人,不要等别人来主动接近、认识你。”(学会交往、交朋友,不再孤单)
同学2:冬天,天下着大雨,我没吃早餐就上学了,肚子很饿。下课时,听到父亲叫我,我看到父亲的脸颊和耳朵冻得通红;手里拿着冒着热气的煎饼。(感动)
同学3:小时候,我得了中耳炎,在生病期间,母亲给我讲故事,直至我睡着。
同学4:有一次,父亲打造一张新床,我认为是给自己的。可是,做好后却不让我用。我很生气,不理父亲了。后来爷爷奶奶来了,给他们用了,我理解了父亲的行为。(父亲那样孝敬他的父母,我也要孝敬父母)
让学生畅谈情境材料或自己成长中与父母之间的一些难忘经历后,请同学们填表看自己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如:(1)父母的出生年月、工作单位及性质,最喜欢吃的水果、最爱吃的菜、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最喜欢的文娱活动、最高兴的事、最烦恼的事;(2)父母和自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情况。全班交流、讨论,分享观点,引导学生感悟亲子之情的温暖与博大无私,使学生为情所动,体会父母的辛劳,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升华认识和情感,冰释隔阂。
四、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独立思考、体验生活
政治课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
如九年级“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内容的学习,活动教学中要求“调查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学中,可以预设活动方案《我们的家园正在……》(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及建议)。在创设情境、明确活动主题后,学生可以搜集有关保护环境的故事、诗歌、广告语,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请珍惜水吧!否则,人们看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也可以搜集有关破坏污染环境的资料、图片等,而且可以通过走访、参观、实地考察了解学校周边在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动物保护、植物生长等方面的状况。在合作中分享交流,在探究中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可贵,并通过如“绿化设计我们的校园”“关于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及建议”等可操作性实践来加以体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
活动教学有其质的规定性,它是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运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体验,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合一,不但使学生从活动中感悟,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去体验。
在活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要依据课本,更要以学生为中心,联系学生生活,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内容,更要注重形式,学习时空的开放,授人以渔,只要在活动教学中大胆改革,不拘一格地去做一点,将会有更多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必将会迎来以生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