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舞蹈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 杨芳芳摘 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是幼师专业舞蹈课的特点,日常教学中要注重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训练,使学生理解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舞蹈是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关键词:幼师专业; 模式研究; 培养学生;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123-001
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教育历程,因此,幼儿教师的任务重大,而幼儿教师的素质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幼师舞蹈教学在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了解分层目标
分层教学就是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潜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要有差异。在这种形势下,倡导分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分层教学一词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如何教:二是学生如何学。
二、分层教学的内容
1.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之上,各年级舞蹈教师分层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的现状,幼师舞蹈课程的大纲要求,从教不同课程内容,根据各舞蹈老师教学经验、能力、特长和教学特点,进而在各年级将舞蹈教师分别分层教学。
2.各年级舞蹈老师组织学生第二课堂,开展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究而得到的成果,要选出一部分在适当时机予以展示(主要是新学到的舞蹈动作和创编方法等)。例如:各个老师负责的年级开展艺术风采表演。学生按照年纪分别进行基本功风采展示;民族民间舞的展示;儿童舞蹈创编活动的展示,既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三、开展分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端正教育、教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方向,面向全体学生。
2.划分学生的层次要简便易行。
3.实行分层教学,教师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4.树立全面质量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在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5.教师分层教学,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和实践知识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舞蹈教学是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具有特殊性和专业性,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课程,它的广泛传播,不仅对幼儿的教学事业,而且对舞蹈事业的未来,都将起着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在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如何在职业学校中开好这门课。上好这门课,发展并创新这门课,是我们每一位舞蹈专业老师仍需长期学习研讨的课题。如何将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我们只有进一步钻研自己的业务,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为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才能使充满希望的职教舞蹈艺术土壤上开满绚丽的花儿,为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的接班人而努力耕耘,为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浅谈幼师舞蹈教学,新余高专学校
[2]构建创新性“差异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科学论坛,2000
[3]异步分层教学让所有学生学有所成,教育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