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的思考
作者: 石钟玲摘 要:针对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与实践应用和岗位需求严重脱节的现状,笔者以为,中职英语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机制。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英语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143-001
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之一,是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与实践应用和岗位需求严重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以为,中职英语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机制。
一、“以就业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
目前使用的中职英语教材是通用教材,不分专业,属于公共基础英语。它注重基础知识、公共词汇和语法教学,对于中职开设的专业内容涉及很少。大多数学生连本专业最基本的专业词汇都知之甚少,陷入一个学而无用、用而不学,教学与应用严重脱节,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需求的窘境。因此,中职英语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因专施教”,做到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效“联姻”。
由于不同的专业设置有不同的岗位英语应用技能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贴近专业设置,突出专业特色。比如,我校开设了23个热门专业,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我就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旅游专业,包括前台服务英语、餐饮英语、客房服务英语、景点英语等,配合专业学习。又如,电子商务专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听力和口语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将礼仪接待、不同场地服务等纳入教学内容,并运用场景模拟教学,把语言融入实际训练中,培养了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突出专业特色,适应市场需要,教师还要不断调整知识结构,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精心整合教材并不断开发校本教材。按照岗位工种的技术要求和贴近岗位所设立的教学内容来编写英语校本教材。如,针对我校珍珠加工与营销专业,我们编写了校本教材《珍珠销售英语口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本岗位所需的英语应用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中职英语教学要避免过多地讲授式教学,教师要“于无法中取法”,基于能力的培养,基于就业的需要,优化教学方法。
1.交际教学法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交际法从一开始就强调帮助学生获得交际能力,即学生在交际中学习,学到的不只是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交际的本领。交际法主张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主,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与场合进行英语教学,倡导教学过程交际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以致用,在突出交际教学法的同时,适当辅以语法、翻译、句型等教学法,以促进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教师必须尽量给学生提供和创设真实的言语交际情境,为学生规定角色并简单介绍角色的一些背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用英语交际的迫切愿望。如:(1)创设会话情境;(2)短剧表演;(3)学唱英文歌曲;(4)举办英语口语演讲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让他们参与学习,融入课堂。
2.任务探究法
教学中,可以采取分组合作学习,通过“认知任务,确定目标;体验任务,主动探究;完成达成目标”三个步骤,让学生以语言为载体,以自我尝试、分组讨论、交流解惑、整理总结等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实现互动和交际。这种模式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接受知识,从知识的积累转向能力的提高。
3.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又称实践导向教学,或行动导向教学。它是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行为导向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角色扮演四种。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三、“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评价机制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学评价旨在促进学习、改善教学,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评价要注重诊断与指导功能,突出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着“评价目的的片面性、评价内容的唯一性、评价标准的单一性”等问题。《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评价要坚持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作业、测验、课内外活动等形式。终结性评价可采用听力测试、口试和笔试等形式,也可采用真实性任务。”
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生课堂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的完成。评价形式为:终结性评价(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与形成性评价(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习档案、任务与演示)结合。另一方面,中职英语学习评价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中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及科学的价值观。
总之,中职英语的评价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蒋明飞.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探索[J].考试周刊.2010(14).123.124
[2]王国凤.中职英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探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0(4).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订.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