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高考录取分数线变化趋势的研究

作者: 孟浩男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八所高等学校在黑龙江省2001—2011年理科录取分数线的分析,参照黑龙江省的一表录取分数线,提出了一种对比各高校历年录取的简单计算方法,该方法消除了由于每年高考试题难易程度的变化对录取分数线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各高校录取分数的波动标准差还是比较小,波动幅度不大,录取分数还是比较稳定的,录取分数线出现高低波动的概率在20%左右。

关键词:高校录取分数线; 变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151-002

高等学校高考录取分数的变化历来是教师、考生和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考生填报志愿的成功与否,因此,把握高等学校录取分数线的变化趋势,对于广大考生填报志愿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随机抽取8所院校,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分析,最后揭示这几所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变化,这样的分析对于考生填报志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样本学校的选取

在研究目标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一表院校的理科录取分数线进行研究,而在学校的选择上,我们主择一表中的中高水平的高校进行抽样研究,一流高校如清华、北大都是录取最高水平的学生,并且今近来自主招生数量在逐年扩大,其实际录取分数变化对广大考生借鉴意义不大;而低水平的高校每年的录取分数都是在一表线上浮动,变化也不大,因此,我们选择一表中的中高水平的高校进行研究。具体选择的高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采用这些学校2001年—2011年在黑龙江省理科的录取分数线作为研究对象,见表1。

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其中,aij表示第i年,j高校的标准化分数,bij表示第i年,j高校的录取分数,ci表示第i年黑龙江省的一表录取分数线,i=2001,2002,…,2011,j=1,2, …,8.

这样的处理方式以每年黑龙江省一表分数线为除数,用各高校的一表录取分数线相除,所得到的数据消除了由于每年试题难易的不同所造成分数的波动,用这个数据分析高校历年录取分数线的变化能够反映其自身的变化规律,数据见表2。

三、标准化数据的分析

我们对标准化数据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各高校历年录取分数线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对标准差,见表2从相对标准差来看只有兰州大学的相对标准差达到5.9%,其他均在5%以下,说明标准化后的数据还是波动不大的。

在实际报考志愿的时候,教师和考生都比较关心的是上年的分数高了今年的分数是否会低,今年的分数低了明年的分数是否会高。就这个问题我们做具体的分析,对各高校历年的录取分数线与其均值相比,波动超过3%的我们认为波动较大,向上波动超过3%,我们用“+”表示,向下波动超过3%,我们用“—”表示,波动在3%以内的用“0”表示,计算结果见表3。在表3中,“+”的后边是否会出现“—”,“—”的后边是否出现“+”的问题。我们考察表3中2001年到2010年的数据,在这些数据中出现“+,—”的次数为29次,而其后出现相反符号的是6次,“+,—”符号连续出现的概率为20.6%,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出现高分低分或低分高分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计算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本文的研究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一种对比历年高校录取分数线的计算方法,根据这种方法的分析可以客观反映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内在波动情况,消除由于每年高考试题的差异而造成录取分数的变化。

2.通过对历年高校录取分数标准化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各高校录取分数的波动标准差还是比较小,波动幅度不大,录取分数还是比较稳定的,录取分数线出现高低波动的概率在20%左右。

3.对于每年高校录取分数线,不要比较每年的实际录取分数线,要将录取分数线和该地区的一表控制分数线进行对比分析,将录取分数线标准化后,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可借鉴性。

参考文献:

庄长远,陈勇江,党耀国.统计学,科学出版社,2010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51,38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