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及策略

作者: 李漫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的类别,同时介绍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紧扣教材,融合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和在课外拓宽文化导入渠道,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重要性; 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 文化导入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64-001

要想真正掌握外语,就要求学生既深知本国文化又应了解语言国文化,对两种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

一、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1.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现代外语教学中,文化干扰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2.下面试以日常谈话中的交际为例。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吃了吗?”而美国人则用“Hello”或“Hi”。如果不理解其涵义,美国人会认为,这种打招呼是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再则由于观念的不同,中西方对隐私的认识差异很大。英美人谈论家庭仅限于谈论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避免谈论婚姻以及他人的年龄、收入等。而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违背英美人约定俗成的文化规约。由此看来学生在交际中所犯的文化错误往往是因为缺乏文化意识。

总之,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切不能仅满足于传授语言知识,还得时时渗透文化背景知识,拓宽文化导入渠道,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要想在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的种类。

二、文化背景知识的类别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1983)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 (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

既然文化可以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文化导入应侧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在具体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与词语有关的文化;与篇章有关的文化;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

三、文化导入的方法

我们文化导入的阵地可简单分为课内、课外。在课堂上,我们紧扣教材,融合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1.预习铺垫法

牛津教材每单元均围绕一个话题进行。在接触每单元前,我们先期介绍该单元的文化背景,扫清学习新单元的文化障碍。我们常利用教育网站,鼓励学生预先搜索新单元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我们在学习Other countries ,other cultures时,布置学生上网寻找代表世界各国文化的标志。结果学生热情高涨,搜罗了大量的代表性的建筑、动植物等。如The Sphinx, Pyramid, Leaning Tower of Pisa等。本来该单元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很遥远,生活中难以触摸的事物。但有了这种预习铺垫,使学生拥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便能顺利投入到该单元的学习中。

2.融合注解,比较差异法

牛津教材每单元所选课文,均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我们注意融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学习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一课时,我节选了很多圣经中的片段让学生赏析,并与中国的论语相比较。通过提供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对本文有更全面系统的认识。当在课文中遇到一些特殊的描写以及特定含义时,教者及时加以注释。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

我们都知道在外语教学中,学生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直接影响到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又包罗万象,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介绍。因而我们在课外注意拓宽文化导入渠道,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3.利用校园广播,营造英语文化氛围

我校广播台精选内容,以多种多样的节目形式,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帮助学生增加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了解。主持、播音、编辑等全部由学生担任。在节目编排时考虑到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心理,主要分以下五个栏目:English Songs Appreciation:介绍Country Music, Classical Music, Folk music等音乐并播放一些经典或时尚歌曲。我们还将各栏目的播出时间尽可能安排在相关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前后,以求得最佳收听效果。

建立英语角;编辑适合学生特点的英语小报。

举行英语竞技活动,组织英语班会和晚会,举行英语节目会演,校园内布置英文宣传栏等,让学生生活和学习在浓郁的外语学习氛围中。

总之,教师应注意外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实例,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中,从不同方面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指明其文化意义或使用中的文化规约;同时拓宽文化导入渠道,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国燕.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教学

[2]谭硕.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3]杨宇.跨文化交际与外语素质教育的思考

[4]杨国燕.关于文化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