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五金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作者: 余菊萍摘 要:通过小五金的教育活动,也使我更加明确,只有从小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的培养,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幼儿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关键词:小五金活动; 培养幼儿;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15-0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知道,目前学校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为人才培养奠基的艰巨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训练孩子的创新能力。
小五金是我园的园本课程,提起这个名字有些人也许会觉得很奇怪,这在教育教学中对幼儿该如何来实施这个课程呢?起初我也茫然过,但在几次的亲身经历后发现它对于幼儿有很多可挖掘的地方,幼儿对它很感兴趣,对它很有想法。活动中幼儿的思维想象出乎我的预料,似乎难不倒他们。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提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那么如何在小五金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一、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激发创作欲望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幼儿是一个对外界环境的积极探索者,任何奇特的事物,只要稍稍引导都会使其产生好奇心,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关注和参与院内的各种环境创设,激发幼儿的参与愿望,对幼儿的创造性进行铺垫。例如,我园在长廊布置上,以各种用小五金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呈现。还有教室走廊前布置了许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谜语、儿歌等供幼儿课余时间欣赏。为此,我班推出了“装饰画”竞争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孩子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儿用他们极富想象力的脑袋装饰着他们心中的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五金作品:“有山有水的小铲刀”“有小动物的卡通小剪刀”“春意盎然的扳手”等孕育而出。一个个生硬的小五金被孩子们设计成了很活泼、生动的事物。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关注、观察、参与,及在家长的帮助下自由想象、即兴创作,创造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也对这些独特的作品给与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也要让幼儿积极参与。幼儿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新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二、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的幼儿给与不同指导,因材施教
小五金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也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小班幼儿年龄小,想象、创造水平低,他们在活动中还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想法用语言或肢体动作来表达,其想象创造都是在再造的基础上产生,而且带有较大灵活性。如,亲一亲这个语言活动中,一些简单的材料锅碗小勺对于幼儿可以想象成其他一些东西,为此教师应从幼儿的记忆表象积累入手,尝试进行参与,利用“找找它的好朋友,和它玩一玩”等活动,来启发幼儿多看、多动、多摸,积累感性经验。到了中班,幼儿活泼好动了,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各方面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为此,应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变式活动,启发幼儿发散思维,促进其创造想象的发展。如,在科学活动《好玩的电线》中,利用日常生活中特殊有趣的材料——电线开展活动,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借助色彩鲜艳、可随意造型的电线,以观察性、开放性提问为中介,以诱发积极思维,大胆操作,自主表达为核心,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识。活动对他们的每一件作品给予及时地肯定,让幼儿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自己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过程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支持者、引导者,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幼儿科学教育的精神。
三、正确对待幼儿的创新表现
在幼儿园中,有时幼儿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与调皮、捣蛋等联系在一起,逾越常规,不守规则,提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时这些行为会让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制止。同时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创造性,会打破老师建立的正常秩序。这时教师对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行为的正确态度就尤为重要了。如,在科学活动“神奇的磁铁”中。幼儿虽已获得了磁铁能吸住铁的东西的知识经验,但“搭救铁宝宝”活动中,幼儿的回答却出乎老师的意料,种种回答如“用大吊车把回形针吊起来,用吸尘器吸上来,夹子夹上来。把杯子摔破了,回形针就出来了……”答案总涉及不到用磁铁隔着玻璃杯,将回形针吸上来。这时教师对于孩子做出的回答给与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孩子的回答与主题不太对应,但这毕竟是他们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如果强制将幼儿的思维转移到用磁铁来吸铁,会把孩子的创意拘泥在成人格式化的思维中。如果教师在肯定了孩子的回答后,作一个侧面引导:“哎呀,磁铁妈妈想用自己的身体来救铁宝宝呀!”幼儿就又回到用磁铁吸铁这一现象上来了。让幼儿既发挥了内在创造表现,又得到了认知的发展。心理学家康定斯坦说过:“儿童直接从他们的情绪深处所构造的形式,岂不要比那些模仿作品更富有创新吗?”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这些表现给与得积极肯定的态度,必定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推动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通过小五金的活动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也使我认识到小五金很有教育的意义,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完善。同时也认识到在从小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和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幼儿的创造与表现要及时地加以鼓励和支持,不断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小五金的教育活动,也使我更加明确,只有从小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的培养,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幼儿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