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篮球运动中挡拆战术及其训练方法

作者: 于磊

摘 要:篮球运动是当今世界体育运动中影响比较广泛的运动,深受大众的喜欢,越来越多的人对篮球技战术都有一定的了解,挡拆战是篮球技战术中比较普及的,也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他却是最实用的,它的地位不可撼动。

关键词:篮球; 挡拆战术; 作用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67-001

一、挡拆战术的定义

挡拆是掩护的一种,隶属于掩护,是掩护的延伸与发展。掩护是挡拆进行的基础。一旦进攻方掩护成功,本方被掩护的队友,有三种进攻方式的选择:

第一,当防守方换防不及时而自己的防守者被甩开,进攻要果断,争取得分。

第二,如果对方换防及时就会出现错位以高打矮,这时就要果断地采取一打一,结束战斗。

第三,当自己进攻受到威胁,这时就会有机会为队友创造进攻的时机,球在手会吸引对方的防守,一旦对方夹击,及时地将球传出去,无球则要及时跑动穿插吸引对方的防守,为同伴减轻压力。

相对于被掩护者,掩护者也有两种选择:

第一,当队友经过自己,要迅速以靠近球篮的脚为轴后转身,挡住防守者,若队友进攻,掩护着要迅速抢占有利位置,为冲抢前场篮板做准备:当队友进攻受阻,自己要时刻准备接球向篮筐发动攻击。

第二,当同伴从自己体侧经过以后,迅速以远离球篮的脚为中轴后转身,避开被掩护者的防守中投。也就是说,挡拆指的是掩护着在挡完人之后的跟进动作。这样,综合前人的研究,可将挡拆定义为:掩护者在合理地利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同伴的防守者的移动路线而使同伴摆脱防守后,当遇到对方换防时,掩护者及时采取应变措施,力争接连制造第二次进攻机会。

二、挡拆战术动作方法

挡拆的两人要有一定的默契度,默契比较好的则在挡拆前不必进行语言或目光联络,否则就要注意与队友的交流。掩护开始时,掩护者要有目的地、隐蔽地、合理地、迅速地移动到同伴的守者即被掩护者的移动路线上,并视被掩护者的位置和视野而保持适当的距离。掩护时,身体静止,两膝微屈,两脚开立,两臂弯曲贴于胸前或自然下垂于体侧。上体稍前倾或直立,不得超过脚尖的平面,重心落于两脚间。掩护者占据位置后,同伴应紧贴掩护者的体侧移动,摆脱防守。至此,挡拆的前期动作完成。在同伴摆脱防守的瞬间,掩护者迅速以靠近球篮的脚为轴后转身,将被掩护者挡在身后,形成面对空篮或与同伴二打一;若掩护已采取措施,向篮下的后转身不再具有攻击性时,则乘同伴吸引对方防守之时,以远离球篮的脚为轴后转身并迅速外拉,制造中投机会或重新组织进攻。

三、挡拆战术的训练方法

1.最基本的是加强篮球技术的训练

篮球运动时整体的运动要靠科学的指导以及智慧的头脑,整个运动过程充满哲理,充满着矛盾和矛盾的互相转化。要把队员的技术、心理、意识、精神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只有把每个队员的个人基本技术打好了,打结实了,关键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激烈的篮球比赛也同样强调个人技术的全面提高,加强球队的整体实战能力,才能确保球队的取胜。

2.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挡拆意识

篮球运动充满着集体的智慧和能力的对抗,在激烈的比赛中,仅有的个人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反应不了整体的水平。因此应加强队员的理论学习和智力训练,加强队员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正确使用,全面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培养意识。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可采取理论的传授与实践指导的方法,在实践的过程注重“挡拆”战术的技术指导,诸如站位、移动、接球等基本技术的传授,从而达到培养战术意识,巩固与提高技术、战术的目的。

3.通过典型的战例进行分析,培养挡拆意识

典型战例是比较经典的挡拆配合,通过录像找出挡拆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对这些挡拆配合进行讲解和分析,掌握挡拆的时机,挡拆具有突然性和及时性。NBA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例,远有马龙斯托克顿,近有姚明和麦迪,通过这些例子来鼓励队员积极的进行挡拆配合,培养他们的意识,强化战术思想和步骤的作用。

挡拆虽是最基本的战术配合之一,要想运用得合理、熟练要大量地练习,尤其是队友间的配合,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并且具有相当的战术意识才能达心有灵犀之境界。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才能加深认识强化配合效果。时机把握越准确,动作越熟练,配合越默契,细节掌握越好,挡拆的攻击力就越大。作为基本的战术配合,挡拆练习也有助于学习掌握其他战术配合,有助于提高队员的理解能力和战术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海珍,白艳,张振东.篮球基本战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马振洪.跟专家练篮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3]姚卫宇,张爱玲,赵明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