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之以趣,导之以情
作者: 杨海涛摘要:在高考升学和各种考核的压力下,如何让课堂成为有效课堂。而决定一个学生是否喜欢你的课堂,我觉得,兴趣与亲其师,信其道是两个主要因素。
关键词:课堂;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032-001
做了十几年的学生,印象当中,数学课特别是高三数学课,让人感到枯燥无味,想说爱它不容易。迫于现实考试制度,以及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现行的高三数学课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进行数学知识的高压灌输和解题技巧强化训练。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难免会消极怠工。如今,我成了高三数学老师,在高考升学和各种考核的压力下,我不得不思考如何让我的课堂成为有效课堂。我想,只有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才能让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而决定一个学生是否喜欢你的课堂,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亲其师、信其道;二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面谈谈我在这两个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导之以情
我们都知道,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会喜欢一门功课。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反感,即使你把课设计得再漂亮,他们也会不屑一顾。基于以上理解,我是这么做的:
1.在小事中,体现关爱之情
教育无小事。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一种教育,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我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抹亲切的微笑,甚至是一两句日常的询问,这些都是我跟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学期开学后不久,我就发现班上黄颖同学上课经常走神,因为她是单亲家庭,而且爸爸又长年在外,跟爷爷奶奶住一起,所以性格比较内向。所以,一般跟她很难交流。一次课间,我无意发现她凳子上的钉子冒出来一截,就帮她换了。也许是这件事使她内心的“坚冰”融化了,以后我再跟她谈话时明显发现她“肯说”多了。
2.在困难时。助其一臂之力
学生在高三这一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学习上、交友上、生活上……在各种困难面前。他们很希望能有一双温暖、友好的援助之手。这时就需要老师主动的关心与呵护。比如,每一次考试后,我都会对考得不理想的学生进行面谈,除了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利用这样的机会与学生交流、交心。
3.批评学生有“度”
这里的“度”,是指批评的时间、地点、语言都有一个度。
二、诱之以趣
中国有一句古话:“强扭的瓜不甜。”我想,我们的学生如果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学习,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这是课堂成功的关键。高三数学课几乎是纯粹解题课。课堂上任务重、时间紧,容不得我们有过多的“噱子话”。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在教学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1.充分备课.用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复习课容量大、节奏快、难度高。因此只有通过课前的精心备课,才能把握重点,对难点的分析才能到位。学生听起来才能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