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外活动可以辅助人文地理教学

作者: 吴雪莲

摘要:我们要把人文地理教好,就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怕麻烦。人文地理课外活动只是人文地理教学的一种补充,课堂才是第一位的,要弄清主次。

关键词:人文地理教学;地理课外活动;补充;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076-001

一谈到人文地理,作为一名教师立刻想到的是人口、城市、交通、工农业生产这些要素。而我常常引以为傲的是学生经过我的教育后,答题越来越规范。不管遇到什么考题,拿这个公式一套,十分总要拿个七八分。然而,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味道。仔细一想,那就是人文的味道。

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一、课外活动的含义及特点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又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对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虽然都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课外活动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上又不同于课堂教学,因此,又具备了它自身的特点。

1.课外活动具有很高的自主性

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活动,组织者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随时随地地经常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

2.课外活动的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等来确定。活动规模的大小、活动时间的长短、活动内容的选择等都可以灵活掌握,没有固定模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

3.课外活动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伸缩性

进行课外活动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或受教育者的不同愿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

4.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课堂教学中,受教育者可以获得知识,培养思想品德,提高审美能力等。在课外活动中,受教育者有直接动手的机会,各方面的能力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发展。

二、人文地理课外活动的作用

1.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和扩大课堂上所学到的间接知识,而且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

2.课外活动可以培养教育者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和活跃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

3.课外活动可以发展受教育者的体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

4.课外活动可以训练教育者社会交往能力。

三、人文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

1.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每次活动人数不宜过多,所以平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均按小组类别,在老师指导下,制订计划,分散活动。

2.一科为主多科合作的原则

地理学科与横向学科的知识联系紧密,即以环境教育而论,在中学里除地理学科外,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教材都有一定数量的环境科学知识。所以开展活动时,虽以地理学科为主,还必须争取其它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

四、人文地理课外活动的方式

然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有效地选择课外探究活动的内容。由于不受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制约,活动内容和方式丰富灵活,可扩大到地学范围,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类:

1.野外考察活动

野外考察是进行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人文地理考察活动内容很多,常见的有乡土地理考察、环境地学考察、区域综合地理考察等。

2.观测活动

观测活动是对某些自然现象或地学要素进行较长时间的、系统的观察或测量,并对此作出记录,积累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作出科学结论。观测活动的内容有城市发展、交通网变化、商业网点设置。

3.模型制作与测绘活动

地学模型具有形象、直观的良好视觉效果,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区域环境调查活动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展环境地学科技活动对进行环境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除前面已提到的环境监测活动外,进行环境调查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农村环境调查、城市环境调查,以及生态农业调查、濒危生物调查、自然灾害环境的调查等。

5.地学科技写作与设计活动

课外活动的结果常常需要总结并写成书面材料。学生参加活动的心得体会、研究成果等也需要写成地学小论文。此外还有地学考察或调查报告,以及通过参观、旅游、观察或通过视听阅读(电影、电视、地学书刊)后写成的记叙性文章等,这些都是地学科技写作的范围。

6.地学游艺、展示及趣味群体活动

这类课外活动是在地学课外小组成员的准备和发动下,吸收更多学生参与的活动。地学游艺活动是将地学的科学内容与游戏娱乐的形式结合起来,寓学于乐,趣昧性强,如猜地理谜语、地理棋、地理牌、地理歌曲、填字游戏、拼图游戏、地图漫游等。趣味群体活动有地学主题会、地学知识竞赛、地学日活动等(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3日国际气象日、4月20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25日国土日、7月14日人口日、10月第一个星期三国际减灾日,此外各地还规定有“爱鸟周活动”和“爱科学月”活动等),在地学日可举办报告会、放映音像资料、举办图片展览、举行知识竞赛等。

五、人文地理课外活动的流程

以下是一个人文地理调查活动的建议流程。

1.活动前的准备

确定调查的主题,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确定调查方法,列出调查提纲。进行物质准备,列出注意事项。

2.活动的开展

调查资料

整理调查资料

撰写调查报告

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引言、被调查区的地理概况、考察中主要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等。

3.活动的总结对优秀的调查报告进行展览,促进学生交流,使学生能够互相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梅桃源主编.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雄,孙进,张忆育著-历史地理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3]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4]王树声等著.王树生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