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加工教学法与二语习得
作者: 孔静摘要:信息加工教学法试图对学生把输入信息转化为吸收信息的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干预,教师会针对某个语言形式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给学生明确的指导,以便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到目标语言。
关键词:信息加工教学法;二语习得;输出训练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088-001
一、信息加工教学法和语言理解教学法
Winitz(1981)曾描述语言理解教学法为:教师不对学生进行输出式的语言句型操练,不进行事先设计好的或是虚拟的对话练习,而是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的理解来习得第二语言。语言理解教学法涵括语言的无意识习得和有意识学习(Ellis,1999)。
二、信息加工教学法的大脑机制和策略
学生在加工第二语言的输入信息时会用到多种不同的大脑机制来理解,最终内化语言知识,使其成为自身语言系统的一部分。VanPatten在2002年给出了一个关于信息加工的模型。这个模型认为语言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加工要遵循四个原则:一、学习者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会先注意语言的意思,再注意语言的形式。二、学习者如果理解了语言的内容,往往可以对内容中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也进行加工吸收。三、学习者往往认为一个句子中的第一个名词或者短语是该句的主语。(第一名词策略)四、学习者会首先加工句子最开始的单词。然后是句末的成分,最后是句子中间的部分。根据这个模型,信息加工教学法主要是试图纠正学习者那些不正确的或者强化那些比较弱的语言加工策略。
三、信息加工教学法与语言输出训练教学
运用语言输出训练法进行教学时,教师会首先讲解语言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的练习。关于这两种教学法孰优孰劣的争论一直是语言研究学者的热点话题。诸如像VanPattern和Cadiemo一样的语言学者主张信息加工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没有接受任何语言输出训练的情况下仍然输出有意义的语言,因为这种教学法会让学生重新建立起自身的语言系统。
四、对研究问题的讨论
1.信息加工教学法是否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有效
上文中回顾的9个实验涵盖了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包括西班牙语直接宾语、过去时、条件句、虚拟语气,意大利语将来时、法语使役动词。所有的实验都表明:与没有接受任何特别教学法的学生相比,接受信息教学法的学生在理解题、翻译题上取得明显更大的进步。而在语言输出性题型上,除了Salaberry 1997年实验,所有的实验也均表明,信息加工教学法对目标语言的输出有效。不过值得指出的是,所有的实验中只有两个试着探索了学生对语言的口语输出,其他的都是写作性的输出。
2.如果信息加工教学法对第二语言学习有效,那么这种效果是否对不用的语言知识和结构都有用
正如上文提到的几乎所有回顾的实验都发现了信息教学法对学生完成理解和输出性任务的帮助作用。除了文中提到的语言知识外,Cheng 2002年的实验发现了信息加工教学法对西班牙语系动词习得同样有效。Buck(2000)选择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西班牙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发现信息教学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于英语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的学习。
3.如果信息加工教学法对第二语言学习有效,那么这种效果是否持久
本文的实验中有6个试图探索信息教学法对语言学习的效果是否持久的问题。而这6个中有5个发现信息加工教学法的效果持久,只有Allen 2000年的实验得出不同的结论。仔细分析这6个实验可以发现,只有AHen 2000的实验中选择了高中生作为实验对象,而其他实验均邀请了大学生。Chaudron(1985)曾指出:验证信息加工教学法的不同实验中,应该保证控制不同实验中相同变量。因此,参加实验者不同的教育水平可能在本文的实验中干预了学生加工信息的过程,从而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同时,这6个实验的实验参与者在数量上也差异甚远。最多的实验对象是Allen 2000中的64人,是其他5个实验的2到6倍。由此可见,本文中的6个实验不足以说明信息加工教学法的效果可以持久。
4.在第二语言的习得中。信息加工教学法是否较语言输出训练法更有优势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透过本文中各个实验得出的结果去仔细检查每个实验对于教学设计的细节。VanPatten和Cadiemo 1993年实验中接受信息加工教学法的学生所使用的教学材料专门引导学生在处理语言意思的同时去学习语言形式。而接受输出训练教学法的学生所作的输出训练大多是只针对语言形式而不针对语言意思的机械训练。这样针对两个实验组使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在本文中的其它实验中也频频出现。Cadiemo 1995和Benati 2001的实验都不同程度地将输出训练设计成传统的机械性训练,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教学引导去注意和加工语言意思。
与此不同的是,DeKeyser和Sokalski
1996和Salaberry1997的实验年将信息加工教学和输出训练教学两个组的教学都同等地设计为引导学生注意处理语言意识和语言形式。两个组的学生接受同等量的机械训练和有语境的口语交流训练。但这样的设计又违背了VanPatten对于信息加工教学法定义的初衷。CoUentine 1998年的实验中对于信息加工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与VanPa~en和Cadiemo 1993年的相似,但输出训练教学法中研究者用了开放式口语训练。Allen 2000年的实验同样也使用了开放式的训练,这跟VanPa~en和Cadlemo所设计的输出式训练已经大不相同了。
本文中所回顾的实验研究的数量、各种实验所使用的方法、参与实验对象的背景和自身的第二语言水平、实验样本的大小、实验教师的个人因素、评估手段等等因素都使得要从这些实验的比对中得出确切结论显得难上加难。但从这些实验中仍然可以得出:信息加工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输入的语言信息的理解和某些非开放式的语言输出,而且这种效果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可以在不同的目标语言知识结构上体现。笔者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收集更多的数据,以便考察信息加工教学法是否对开放式的语言输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