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方法

作者: 徐德营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关键词:问题意识;提出问题能力;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29-001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多数习惯于求同思维,而不擅长于求异思维,我们教师多重视学生答题能力的训练而轻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结合具体的物理教学实践,从学生实际情况着手。

一、排除学生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担心提出的问题不合教师的意图而受到指责,或遭到同学的嘲笑,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根本提不出问题,或有“反正老师得讲解”的依赖心理等。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问题意识呢?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问题意识是人的潜能,人人都是具备的,学会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同时还要告诉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提问,也只有通过提出问题才能发现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或者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多思多问,取得重大成就的事例加以引导、鼓励。例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中提出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从电生磁中提出“磁能否生电”的问题,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等。

二、立足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教师要适时地创造条件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基本概念教学时的问题意识的培养

基本概念是物理的基础,弄清物理概念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前提,在新授概念课上,教师都把讲清概念作为教学的重点进行讲析强调,但学生还会在概念理解上出错,这时,教师请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结合对概念的理解提出一些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①这个概念中涉及几个物理量②它的物理含义是什么?③定义的方法是什么?④适用条件是什么?⑤与之相关或相近的概念有哪些等。如用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概念是很常见的,像速度、密度、压强等,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概念间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开展实验活动时的问题意识培养

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验,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无论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无论是课堂小实验还是课外小探究,只要仔细观察、积极思考总有提不完的问题,取之不尽的发现。如果老师能抓住这一素材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实验提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①实验的原理是什么?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③某一实验器材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④为什么选用这种器材?有无替换的器材?⑤如何增大实验效果?⑥实验中如何减小误差?⑦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哪些因素?⑧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等等。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①为什么用平面玻璃板而不用镜子作平面镜?②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好还是用两根一样的蜡烛好?③玻璃板是否一定要垂直于桌面呢?④如何检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然后将这些问题让全班同学分析,经过集思广益,这些问题总会解决。久而久之,学生会很自然地提出类似问题。这样既能激发思维,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3、解题时的问题意识的培养

解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习题课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做题时既要思考也要提问。对待每一道物理题尽可能要进行下列提问:①已知条件有哪些?②要求的问题是什么?③哪些关系已确定?④物理模型是什么?⑤是否有不同的解法?⑥若变换一些条件又该如何解答?⑦本题能有哪些变式问题?例如:利用密度怎样判断一个铁球是否为空心呢?可以从已知条件去分析,或求质量,或求体积或求密度。始终抓住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万变不离其宗,从而用多种方法求解。如果学生在解题时能自觉地从上述几方面要求自问自答,解题能力势必会有很大的提高。

4、单元复习时问题意识的培养

单元复习课是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这对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单元复习时。富有创意的提问,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现在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加深对原来所学知识的回顾总结与加深、拓宽。注意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人手:①如何用树状图构建本单元知识网络?②本单元主题是什么?③有哪些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④常见的问题类型有哪些?⑤与前一单元有哪些内容联系?⑥仍然存在的疑点,难点有哪些?例如在复习《电路初探》这一单元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D本章的重点知识有那些?②能否用图表形式把他的关系表达出来?③你是用什么方法研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特点的?④以前在哪用到过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⑤在本章的学习中你感到有什么困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⑥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你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通过自问自答练习逐步提高问题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乐于提出问题

我们生活中接触到许多问题都与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乐于提出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学好物理的欲望,更能产生学习的持续动力。比如: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早晨傍晚的太阳为什么是红色的?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眨眼?鱼缸里的鱼为什么从不同方向看大小不一?一杯热牛奶和一杯冷牛奶为什么放在冰箱里热牛奶先结冰?为什么电线杆上架设的电线有两根、三根、还有四根的?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联系到物理知识。虽然暂时不能解决,可能要用到更高深物理知识,但并不影响学生提出问题。也不阻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反而更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在物理教学中,只要能排除学生的思想顾虑,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会逐步增强,质疑能力进一步提高,为提高学习效率和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创新人才必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