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作者: 李艳霞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教学效率;教学效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36-0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若只停留在关注传授知识的效果上,显然是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理解课堂教学效率,必然涉及到两个因素:一是课堂教学效果,二是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时间成反比,与课堂教学效果成正比。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同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和创造性呈正比关系。由此可见,要提高教学效率,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前提。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1 巧妙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节课的开始时,学生注意力较易集中,在这时适当注意引导,可以逐渐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导言发挥得好,将直接影响该节课的教学效果,有助于调动学生情绪,渲染课堂气氛,便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得“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从日常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生物知识,中学生想了解,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根据这一情况,结合有关章节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使他们产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1.3 情感教育,激发兴趣

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学生信任、热爱教师,才能对学习感兴趣。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处于一种积极状态,增加学生的学习情趣,产生不断上进的有效动因。

2、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搞好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的教学。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养成他们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们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课件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3、恰当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不论是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而不是告诉学生结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新陈代谢时,教师作下列设问:(1)新陈代谢是一个什么过程?f2)新陈代谢通过哪两方面的作用来实现?它包括哪两个方面的代谢?(3)新陈代谢的本质是什么?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学生自然主动地归纳出新陈代谢的概念。生物学知识中实例和数据比比皆是。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实例和数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教师引用海岛上的植物大多矮小或蔓生,岛上昆虫的翅大多退化或特别发达的实例就能形象、生动地说明岛上植物、昆虫对岛上经常刮大风的自然条件的适应。

4、设置悬念,创设学生积极探求的情境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促使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中最直接、最明显的促进者。目前,由于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所以导致教师的职能也变得复杂,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积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设置悬念不失为一种好的引导方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悬念一般在教材的重点或难点等关键处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方向明确的探究。例如:讲基因分离规律时,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其后代全部表现为高茎豌豆。教师设问:豌豆的矮茎性状是否从此消失了呢?造成悬念,使学生欲罢不能,急于探求答案。又如,讲到基因控制性状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体现者。因为基因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进行的。所以教师设问:细胞核中DNA是怎样控制细胞质中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呢?从而造成悬念。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愉快地,自主地学习。愿各位同行用心探索,发挥自己的脑力和创造力,在生物教学中独具特色,自成风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