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100米运动员步幅\步频的分析研究及训练方法
作者: 王 滨 吴晨星 刘佳强摘要:100米是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的周期性运动项目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训练手段的不断改进,我国运动员的成绩也有了极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始终有较大的差距。无法与欧美运动员相抗衡。短跑的途中跑最高速度主要靠步幅和步频的增加来获得。
关键词:步幅;步频;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2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02-155-01
一、影响步幅的因素
1、肌肉力量的大小
对短跑来说,腿部肌肉力量与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和肌肉的初长度有关;另外,慢、快肌的百分比组成也是肌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力量训练,使腿部力量增大,跑进时后蹬有力,可以增大步幅的跨度,肌力越大,更容易克服肌肉阻力(内部和外部),能更有效地完成物理功。
2、下肢的长度
由于人体体型差异,身高与比例不同,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要求也不同,下肢的长度也是决定步幅的因素。
3、柔韧性
髋关节柔韧性的好坏,肌肉和韧带是否有弹性,直接影响髋关节的运动幅度,影响步长,而髋关节的柔韧性又受下列因素所制约。
3.1 肌肉韧带的伸展性与性别、年龄特征、肌肉温度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
3.2 关节面的结构最不易改变,基本上是遗传因素决定。但是,通过训练,可以使关节软骨增厚,软骨的压缩性发生变化,使关节牢固性增加。
3.3 中枢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协调能力的大小,是由运动中枢发放的神经冲动的强度和到达点位的精确度决定的,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骨骼朋l的调节,可以使主动肌肉与对抗肌肉之间的协调性加强,使主动肌肉收缩,对抗肌肉充分放松,大大减少内部阻力,加大了关节运动的幅度,可以达到增加步幅的目的。
3.4 髋关节周围组织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到髋关节的运动范围,阻碍髋关节的运动幅度。经研究证明,身体脂肪或肌肉体积过大都将影响邻近关节的活动幅度,使其柔韧性降低,必将导致阻碍步长增大的效果。
二、影响步频的因素
1、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即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据资料显示,途中跑时两腿的最快交换频率是31-85次/秒,而在实验室骑自行车时两腿交换频率可以达到55-71次/秒,由此可见,通过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来提高频率是可能的。
2、肌肉中快肌纤维及面积所占百分比以及其比例成分的增大情况。
由于运动项目不同,从事运动时间的长短不同,强度也不同,对肌肉中快肌纤维及面积所占的百分比的要求也不同。经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快、慢肌纤维的百分比组成与专项运动成绩有较明显的依存关系。
三、步幅与步频之间的协调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步幅与步频的协调性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运动技术的巩固程度。片面强调步幅会降低步频,片面追求步频则会影响步幅,导致二者无法协调配合也无i玺使技术定型,则运动技能就无法得到巩固和提高。反之,运动技能的巩固程度提高了,则步幅与步频二者之间的协调性也高,多余的动作减少,使技术动作日趋动力定型,运动技能越来越巩固。此外,肌肉的放松能力好,可以使步幅与步频二者之间更协调。
四、步幅、步频的针对性训练
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100米成绩与步频步幅相关程度不同。如果从中级水平发展到高级水平,百米成绩与步频因素相关程度增大,与步长因素相关程度下降,但若从较高水平继续发展向世界大赛前8名靠拢的话,据研究成果显示步频的提高率则减小,而步长则成为提高成绩的重要可能。所以在运用中要注意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比较对象的成绩水平也应不断提高。
如果指导思想明确,主攻方向合理,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恰当,从跑的技术原理分析,步幅能力的大小主要在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的幅度大小、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为此,在训练中,我们结合短跑的技术特点着重发展大腿的肌肉伸缩能力,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我们采用负重交换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原地双脚跳、立定多级跳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
对于步频能力的训练,我们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采用的训练手段有:(1)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2)快速摆臂、摆动腿练习,腿、臂动作协调进行。(3)快速后蹬练习,要求脚触地就蹬,后腿尽量伸直。练习距离30--50米。绝对速度是指短跑运动员发挥最高跑速的能力。绝对速度的优劣,不仅取决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肌肉的快速收缩的力量,动作速率等因素,而且还取决于运动员掌握跑的技术的实效性和经济性。
据有关资料表明世界高水平短跑运动员技术风格大多是相对均衡的,世界优秀100米运动员的步幅明显大于中国运动员的步幅,在频率上小于中国运动员,但差距不是特别大。现在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步频、步幅能力有同步发展的趋势。我国运动员与世界运动员比较。我国运动员在起跑加速度阶段,几乎与外国运动员并进,只是在途中跑开始“落后”。所以,途中跑中最高速度也要靠步幅的增加来获得,这也是我国运动员成绩落后的原因之一。本文的研究对以后短跑训练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