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
作者: 韩 霞摘要: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强迫式被动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尽管具有良好的短期效果但明显后劲不足,且与民主管理的现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有“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必然要进行根本的变革。应该在班级中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建立学生自治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学生; 自主意识; 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20-001
众所周知,中学时代是人由儿童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学生在中学以前处于真正的幼稚期,要更多的依靠成人的照顾、保护,他们的独立性、自觉性都较差。进入中学阶段后就进入了少年时期,而中学后期则处于青年时期,是个体逐步发展成熟的时期,它标志着个体真正开始逐步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也渴望介入生活,更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渴望自己获得成功,品尝到成功后的喜悦。因此,我认为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强迫式被动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尽管具有良好的短期效果但明显后劲不足,且与民主管理的现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有“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必然要进行根本的变革。应该在班级中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建立学生自治管理模式。在此,本人针对班内实施的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自主意识,就是一个人追求独立自主的思想,也就是分析管理和控制自身及外界事物的自我愿望和要求。自主意识是一个人的人格的核心因素,而自主管理能力则是自主意识发展良好的典型表现。我们说一个人具有自主管理能力就是说这个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并能够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有相对自由选择的权利,有参与制定班规班约、集体活动规则等的权利,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对学校的部分事务拥有参与讨论和决策乃至管理的权利等等。
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根据《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以法治班”的班级管理制度。
1、民主选举班委干部
班干部队伍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首先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日常管理,组织、安排和协调好班级的各项活动。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
2、建立“轮流”值日班长制
每位学生按照学号轮流来当值日班长,班中的事务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班级的纪律、卫生、校服胸卡的穿戴等,督促每一位同学做好自己的份内事,负责记载好值日班长记录手册,登记日常德育加减分情况以及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这种形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班级内部也日趋团结。
3、建立班级“小组长”负责制
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人数,把班级分成5个小组,每组设有组长、副组长、背书组长、劳动组长等。组长管全盘并负责收发作业;副组长主要负责组内同学课间纪律的检查,协助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等;背书组长主要负责检查组内同学语文和英语的背诵和默写情况;劳动组长主要负责检查和监督本组同学的卫生工作。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4、建立宿舍“宿长”负责制
由各个寝室自主选举产生一名“宿长”,宿长全面负责本寝室日常的卫生、纪律工作。每位宿长必须安排好每天的值日生,督促好每位值日生做好宿舍卫生工作,每位宿长每天早上负责检查宿舍日常卫生工作并填写好每日宿舍卫生记录卡,督促好宿舍每位成员做一名文明的住宿生。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我管理机制,使学生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学生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真正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三、实行“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使班级管理精细化、人性化
以上说的都是“人管人”的管理方法,容易带有主观的色彩,管理中尺度又难把握,所以,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奖惩制度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奖惩制度是班级长效管理的根本保证。根据《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班级“百分”考核制度。班主任先给每位同学每学期每人100分底分,根据相应的奖惩制度给予个人加分或减分,看到期末你还有多少分,这就是期末评三好学生,评争三好积极分子的依据。“百分”考核制度,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班级督促同学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四、关注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迅速过渡、逐步涉世、容易冲动等特点。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同时,应该及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利用展会课、班会课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演讲比赛、运动会、知识竞赛等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关心他人、关心集体,提高识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以上是我在班内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一些做法。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学生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事、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组织、学会了反省、学会了创造性地工作,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