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体育“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 戴永生摘要:教育者通过创造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激励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体育教育需求,使他们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关键词:中学;体育; 自主学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44-001
1 中学体育教学“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质及现实意义
1.1中学体育教学“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质
通过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逐步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运动而且爱运动,养成良好的学习运动习惯,为终身快乐体育学习夯实基础,在学习运动过程中发展健全的人格,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学生除了要掌握课程标准所要达到五个领域目标外,还应使学生充分了解到:
1.1.1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德、智、体密不可分,“德智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毛泽东语),没有健康的体魄,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
1.1.3体育本身就是健与美的统一活动,它能培养学生形体动作姿态、仪表和心灵的美,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热爱美、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1.1.4体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顽强的意志作风和完美的个性。体育具有竞争性,凡是比赛都要夺冠军,因而又可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坚毅、拼搏、创新、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及理想、道德、纪律等。
1.2 中学体育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1.2.1 自主是中学生最主要内在需求,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愿意独立思考,他们常提出新的设想,或尝试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培养中学生的个性必须给其自主。没有自主,个性的发展就受到限制,个人学习潜能便无从发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空谈。
1.2.2 中学体育教学“自主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根据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我们要把握住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加速期,对他们身体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中学体育教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和规律
2.1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中学体育教学课堂的基本结构
2.1.1 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运动技能和“最近发展”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或要掌握的内容变化,激发学生兴趣和探求的欲望,并能引导学生进行运动思维。
2.1.2 自主探求,分层指导:师生交流,共同参与;课内巩固,深化提高,自主发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的基本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性,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了基础性内容后,马上可以进行拓展性内容的学习;而相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继续进行更多的基础性练习。教师则把更多精力放在辅导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有利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学习和锻炼的基础上人人学有所得。人人获得成功。
2.2 中学体育教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基本规律
2.2.1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效果在学生身上体现。学生具有可塑性,所以体育教育既要符合本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水平,又要体现出因材施教的特点。
2.2.2 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感知、思维、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充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掌握动作概况,实践运用技术巩固知识,改进提高动作技术,发展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必要途径之一。
2.2.3 遵循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学生自觉主动地掌握某一动作,都是由泛化、分化、巩固的发展过程,即掌握、改进、提高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手段,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4 符合生理和心理活动起伏规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心同时参加活动。在反复练习和休息交替的过程中,学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变化有内在的规律。
2.2.5 创新规律:“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自我,个性具有鲜明特征,每个学生都是探索的主体,都具有创新精神;每个学生对运动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即他们思维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这是一般的课堂教学规律,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掌握和运用好这些课堂教学规律。
3 在“自主学习”教学改革中,我们体育教师应做些什么
3.1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变教学的主宰者为学生的引导者、指导者、参与者,变师道尊严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来迎接“自主课堂”的挑战。
3.2更新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学生观。中学时代学生身心变化明显可塑性大,除了教师正确引导外,还需用“师德、师魂、师表、师心”去影响学生,改变传统的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教学内容设计要多样化、新颖化,给学生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
3.3创造平等、民主、和谐课堂气氛。师生平等是前提,民主是催化剂,和谐是结果。
3.4激发学生自主探求动机和兴趣是进行自主学习的核心。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兴趣是内部动机最突出、最活跃成分,我们体育教师更应把探求的动机和兴趣放在首位。
3.5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发展空间。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身心愉悦,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求,自主学习的动机,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以上是我对中学体育“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一点经验和看法。相信随着“自主学习”教学不断开展,体育教学必将更具活力,更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