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作者: 陈 友

摘要: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用鲜明生动的形式。将认知对象进行各种变换,能具体明白地显示和阐明认识过程本身,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能引导学生自己去得出知识的结论,从而增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49-001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早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也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显著特征。更重要的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都已认可了一点:在新课程下,各学科需要与信息技术整合!

信息技术与其他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各科教学的发展方向。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渗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整合优秀教师和专家的智慧,传承优秀的教学模式、实现资源共享;营造教与学的环境,改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解决学科教与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各种各样困难,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其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探索其整合模式、方法,就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要用教育信息化的最新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以及有力的学习工具。

但是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应用上存在着误区,下面就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1、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课件制作过多,追求“外在美”,忽视课件的“内在美”。多媒体课件制作不仅是艺术,更重要的是科学,这是每一个课件制作者都需要注意的。我们提倡课件应该有友好的界面,操作简单、方便,应该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

误区之二:只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忽视传统媒体的运用。一些课件,大多是从上课“欢迎使用”到下课“同学们再见”全程播放,学生45分钟面对着屏幕,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代替了手势,教师成了放映员。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在实践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运用多媒体,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上的误区

在教学思想上重视课内,忽视课外。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局限于课堂上的使用,而忽视课外对学生的辅导。即使有一些课外的所谓多媒体教学光盘,也不外乎是用于学生的练习、考卷,或者把课本上内容罗列一下的“课本搬家”,或者是一些教师的“教学笔记搬家”。实际上,做练习我认为还不如传统的练习册。解决问题的实践,即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外辅导软件多一些,这样做才是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素质教育”。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已经起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也许现在谈“误区”为时过早,但是如果能较早地注意到在这些问题上所可能出现的偏向,那就更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开展。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一些教师的看法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拓展视野和教学的思路上,通过信息技术主要是呈现教科书以外的内容,向学生展示在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图形,使学生更生动、更丰富地了解教学内容。

也有专家认为,不应该夸大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的作用,也不应该用信息技术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有的学校评课,把教师授课是否用多媒体作为一项指标加分,而且不管该不该用,用得好不好。似乎教师授课不使用多媒体,就不是一堂好课,这完全是一种误导。

所以。采取的模式和方法就成了新课程下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能很好的整合的关键问题。因此,我建议大家:要避免投入太多的精力制作一次性课件,应当根据不同学校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对信息技术进行多样性、组合性的应用。应当适度、适合。不要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用的不恰当反而增加教师的负担。

教学中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的结合,不应忽略原有的技术设备和资源,技术的更新不应盲目攀比,应根据本地和本校的现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实物投影仪、录音、录像等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接合,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方式,绝不是彼此分离而各自独立的“两粒沙”。整合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应该就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用鲜明生动的形式,将认知对象进行各种变换,能具体明白地显示和阐明认识过程本身,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能引导学生自己去得出知识的结论,从而增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