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促进有效记忆
作者: 孙鸿文摘要:乘法口诀对小学生来说是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本文论述在口诀教学过程中,把乘法口诀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数学游戏活动中,充分地理解、内化、深化口诀,最后达到有效记忆口诀。
关键词:口诀;生活;有效;记忆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82-002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老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清楚地告诉我们,要让乘法口诀走进学生的生活,给乘法口诀赋予活力,使之活起来,动起来,成为“真口诀”。
一、源于生活要真的口诀
教师如果把乘法口诀编写出来,让学生反复读,仅从现象上揭示了编口诀的规律,割裂了乘法意义与编口诀规律的内在联系,成了“死的书”和“读的书”,加重了学生记忆负担,学生所记忆的是一些数学符号而罢了。那么怎样让学生理解口诀的规律、本质呢?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发现。例教“5 x 4=20”时,给学生4捆小棒,每捆5根,让学生数数每捆有几根,一共有几捆,用连加算算和是多少。同样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画一画。这样经历直观刺激,刺激眼睛——用眼睛看,刺激手一用手摆(画),刺激大脑——用脑想。调动这些器官、感官作用,从而理解了“四五二十”的真正意义就是四个五相加得二十,对“四五二十”的印象就深刻。
二、离于生活要动的口诀
有关研究表明,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有着密切的联系。“知”、“情”的密切结合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之一。具体地说,……浅层次的认知参与(如记忆、模仿、机械训练)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感和厌倦感。机械地背诵乘法口诀,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实践证明数学游戏活动是学生最乐于做的学习活动,把乘法口诀寓于学生的生活,用“动的口诀”去迎合学生“轻松愉快”的心理,让学生数学游戏活动中自动地记忆口诀。
’
1、设置关卡
我引导学生把表内1至9的乘法口诀进行重新排列——按积的大小范围设置关卡。第一关(小于10的口诀),第二关(大于9小于20的口诀),第三关(大于19小于30的口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布关竞赛,看哪组布的关险阻重重,周密细致,让“敌人”不战而“死”,这一下学生人人参与兴趣高涨,交流讨论,甄鉴选择。不一会儿,一张张布关表在一组组学生中诞生了。
有的学生把一句口诀用一只老虎、一只狮子等图案形象地表示出来;有的学生用画走迷宫图的形式表达出来。总之使每一句口诀都富有鲜明的个性,每一句口诀都有生命力在颤动。学生在经历了布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每句口诀意义,初步了解乘积大小的范围,建立了数感。
2、依次闯关
“依次闯关”可以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小组集体闯关,游戏的工具是布关表一张,1-9的扑克牌各2张,共18张。扑克牌数字面朝下放在桌子上。两位学生负责抽牌,一位学生负责统计,每人每次只能抽一张,3人根据两张牌面的数字一起背一句口诀,然后负责统计的开始依次扫雷闯关——从第一关开始,如果两个数字所组成口诀的乘积在第一关13句口诀之内,表示有效,就把这句口诀上打勾,表示把这一关闯过,如果两个数字所组成口诀的乘积不在第一关之内,表示无效。把牌放回去,再抽,这样抽、看、背、扫、闯完第一关,再第二关,第三关……这种闯关的偶然性比较大,每次抽出的两张牌。有可能在当前所闯的关之内,也可能不在当前所闻的关之内,耗时比较多,往往一次游戏不能全部闯过所有的关,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他们觉得有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有效记忆,进一步明确了乘积的范围。 第二种是竞赛形式的个体闯关,两人一组,一人报关。另一人说出这一关的所有口诀,表示闯过这一关,接着闯下面的一关……两人交换,看谁闯关的时间用得少,用得少的获胜。这种形式具有对抗性。所以报关的还要仔细地听认真地想,判断对方有没有说错。因此不管是说的,还是听的,都经历了一次记忆的过程,乘积的范围更清晰了。
如果第一种形式是借助具体的资料进行形象思维,那么第二种形式是在与同学的会话中进行抽象思维,增强了记忆。
3、捉贼擒王
“捉贼擒王”是以抢答的形式进行的,游戏规则是4人一个小组,4人轮流,报一个数,其余3人抢答——说一句口诀,看谁说的口诀在小于这个数的前提下最接近这个数或等于这个数,就捉住“贼”擒住“王”获胜。例“68”,与它接近的口诀有“七九六三”、“八八六四”、“八九七二”,很显然,“八九七二”比68大。“八八六四”比“七九六三”更接近“68”。再如与“42”接近有“五八四十”,但是“六七四二”既是“贼”又是“王”。
“捉贼擒王”的游戏是在有意识口诀的基础进行无意识口诀的训练。让学生尽量压缩,简化思维的中间环节,达到直呼口诀的境界,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表内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可计算除法时却要长时间的思考现象。
三、用于生活要用的口诀
让学生学习口诀,记忆口诀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运用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购买学习用品是学生生活中常做的事,所以我们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诀,深化口诀。“模拟超市”就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
例:展示超市货架陈列的货物和单价,钢笔每支9元,橡皮每块2元,铅笔盒每只6元,每把直尺1元,一副三角尺2元,笔记本每本3元,一本故事书5元,乒乓球每个2元,每把卷笔刀7元,每本字典7元,每本练习本1元。
创设情景:“六,一”儿童节到了,我们班要举行庆祝活动。有28名学生报名参加才艺展示,评委根据每位学生的表演情况,分别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五等奖,各若干名。每个等级奖的人数都不同,最多不能超过9人,等级越高人数越少,等级越低人数越多。特等奖奖品最贵,五等奖奖品最便宜。奖品的总价不能低于140元,也不能超过150元。请你帮班主任确定每个等级奖的人数,并为每个等级奖挑选奖品,把有关数据填在《购货单》上。然后计算出合计数和总计数。看谁填的《购货单》最符合要求。(《购货单》略)
为了达到要求学生经历了不断调整每个等级奖的人数,反复选购奖品,反复运用口诀进行计算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不断深化口诀,可见深化口诀是促进口诀有效记忆的保证。
这样。把乘法口诀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数学游戏活动中,充分地理解、内化、深化口诀,最后达到有效记忆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