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在社区活动中的策略和运用

作者: 沈 青

摘要:社会是幼儿学习的大课堂,只有让幼儿更多地接触社会,才能使之扩大眼界,丰富其体验,促进其思维和社会性的发展,增强其生活的适应性,提高其素质。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社区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94-001

社会是幼儿学习的大课堂,只有让幼儿更多地接触社会,才能使之扩大眼界,丰富其体验,促进其思维和社会性的发展,增强其生活的适应性,提高其素质。在幼儿园课程中,我们注重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让其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各种体验学习。教师在活动中能够充分引导孩子进行体验式学习,将有利于幼儿通过自己看、听、闻、问、做,获得认知、言语、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学习是幼儿解读——体验——表达的过程。学习过程,应是“体验中的对话,对话中的体验”。在社区活动中,我们多方位地创设让幼儿参与体验的机会,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一、情景体验的运用,促进环境和幼儿的互动

情景体验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模式,教师创设条件利用各种情景,使幼儿获得的情感体验迁移到新的情景之中,再度重复体验或创造性地体验。通过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和更新,帮助幼儿内化,促使幼儿的情感体验,在不同的情境、范围,不同的客体、对象中不断地扩散、泛化,也就不断地内化和迁移。

鲈乡二村社区有许多风景树,有香樟树、梧桐树等,被秋风一吹,树叶便像一只只蝴蝶似地飘落下来。在活动中孩子们追逐飘舞的树叶,并把拣到的落叶握在手中左看右看,舍不得扔掉,有的孩子拣到又大又肥的落叶,高兴得又是当扇子,又是当雨伞,孩子们对自己捡到的落叶非常感兴趣。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们体会到一起户外活动的乐趣,知道秋天的景色与变化,感受到树叶宝宝离开大树妈妈的心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从不同角度出发,了解了树叶的名称、颜色、形状,激发对周围事物的关心,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当老师允许幼儿自由观察、自由讨论、自由选择时,孩子们探索的积极性格外高涨,主动地与环境、与同伴、与教师相互作用,个体内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由此看出,情境性体验是许多互动得以实现的前提。

二、行为体验的运用,内化幼儿的认知

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走进社区,让幼儿感受和体验行为的意义,让幼儿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不但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能学习不同的角色间的交往方式,获得有效的感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

在“交通工具”的主题课中,我们带领小朋友来到交警大队,与警察叔叔一起做游戏,参加“观看认识正确的交通标志”“模仿交警与驾驶员”“交通安全儿歌”“学习交警指挥手势”四个游戏环节的交通活动教育内容。大家一起玩得可开心了。“模仿交警与驾驶员”的游戏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在玩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在行驶过程中要学会看那些标记和遵守那些交通规则,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分享了合作的喜悦。

在行为体验过程中,小朋友们学习了更多关于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体验了一回交通安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他们今后成长过程中积累了良好的生活经验。

三、语言体验的运用,表达认知,获得经验

要想使幼儿在教育活动中获得有效的经验,就要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体验活动,在与活动提供的语言环境充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经验。语言体验也是幼儿学习的一大途径。

为了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充分利用周边环境教育资源,组织小朋友去超市参观活动。小朋友在超市里扮演各种角色,有的做收银员、有的做顾客、有的做促销员进行买卖实践,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进行对话交流。孩子们在超市里模仿收银员、促销员、顾客进行了一次真正的买卖对话……促销员周子唯正忙着整理商品,谢欣雨问他:“请问有烤肉味道的薯片吗?”他红着脸说:“我帮你找找吧。”李论拿着购物筐,选了许多商品,来到了收银处,告诉收银员说:“这是我要的东西,请帮我结帐!”收银员说:“好的。”细心地把每件商品都扫描到电脑里,并且一件一件算着价钱。“您好,你的东西总共是十五元。”“给你二十元!”“好的。我找你五元。”?顾俊宇在水果区做促销员,只听见他大声地吆喝:“快来买呀,新鲜水果,不甜不要钱!’’曹若寒听见了,说:“哇,太好了,我要去买水果喽!”孩子们在语言交流中,不仅体验到自己购物的乐趣,感受到货币与物品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角色之间的语言体验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和合作,从而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孩子通过情景、行为、语言等体验活动,走进社区,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大胆创造,在与人、事、物产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了有意义的学习。进而在情感、认知、探索、创造、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得到了良性的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