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活动初探

作者: 陈惠茜

摘要:音乐是声音艺术,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就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是通过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鉴赏品评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通过音乐艺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

关键词:倾听;感受;想象;创造;再听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75-001

我们教学生欣赏音乐,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音乐来影响学生的情感、性格,初步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听觉感受。那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欣赏音乐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注意倾听音乐

1.教师要正确地把握好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并把它表现得恰到好处。用教师自身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听音乐的欲望。比如,教师可以以音乐中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逼真的表演把学生带入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2.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乐曲和器乐曲从家里带来,和其他学生一起分享,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这首曲子。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听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可以让学生听一些所熟悉的健康向上的电视剧插曲,有些电视剧插曲是一些经典音乐,很不错,加之栩栩如生的背景,学生会很感兴趣,甚至在欣赏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跟唱,这样更能吸引学生安静的注意倾听音乐。当然,在内容上,教师要有所取舍。

二、引导学生感受、理解音乐

学生有了听的积极性后,教师就要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充分地感受、理解音乐,这与我们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

1.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科学地收集和选择一些中外名曲及器乐曲,供学生自己选取,从而调动了学生听音乐的积极性。这样既能供学生欣赏,又有提示的功能。当然,教师在内容选择上要有一定的范围。久而久之,学生会懂得,不同的音乐可以代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感受,也能起到不同的作用,使学生置身于寻找充满音乐氛围的环境中。

2.随着听赏能力的不断增强,可以让学生试着比较欣赏。比如,让学生听了《摇篮曲》和《进行曲》后,问他们:你听了这两首曲子觉得怎么样?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从而让学生了解《摇篮曲》和《进行曲》的不同风格特点。《摇篮曲》舒缓优美,使人心境平和;《进行曲》铿锵有力,使人精神抖擞。经过这样的熏陶,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会逐步变得细腻深刻。

3.教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感受、理解音乐。例如,在组织学生欣赏乐曲《丰收锣鼓》时,先告诉学生这是一首表现秋天人们丰收的喜庆场面。教师的讲解语不能过多,否则会影响学生对乐曲的想象和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欣赏过程中,教师不要以过多的语言,过于具体的描述,代替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要让学生从听引发感觉,做出表现,给学生充分的感受音乐,这样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地理解音乐了。

三、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创造音乐

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想象”这座桥梁来塑造音乐形象、理解作品内容。但农村孩子感受音乐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通过图片、录像、故事、表演等方式来做好抽象的听觉与形象感受之间的过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丰富和发展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那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创造音乐呢?

1.我们可以给学生一段熟悉的音乐,启发学生为他匹配相应的动作、节奏、画面、语言等。例如在欣赏音乐《命运交响曲》时,给学生几幅线条画,让学生说出那幅画比较合适该段音乐?为什么?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音乐经验,对曲子的理解、情感体验,能很容易找出与之对应的音乐材料。

2.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多种感官来充分表现音乐的内涵和情感,充分享受音乐的美。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表现、创造音乐。

(1)通过语言感受音乐。对音乐的感觉和想象,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在欣赏《摇篮曲》时,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一个人散步。”也有的说:“我好像看见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学生在讲述过程中感受了音乐的语言美。无论学生会产生怎样的想象或感受,我们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敢去把自己的感受、理解表达出来。

(2)通过舞蹈感受音乐。在欣赏音乐《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时,教师可以在一些有情节故事的听赏作品前,自我创编几个舞蹈,这样就能更形象、生动地去表现音乐作品,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表现音乐的韵律,用身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作品。

(3)通过绘画、符号感受音乐。用绘画的形式来感受音乐的视觉美。例如《黄河大合唱》。学生在涂涂画画中,享受到了音乐的色彩美和线条美。

(4)通过打击乐演奏感受音乐。比如在欣赏《霸王别姬》时,可以让学生用小铃、响板、铃鼓等大胆创编配器方法,表现曲子的速度、力度的变化,感受乐曲的节奏美。

(5)通过表演感受音乐。通过表演,学生能体验到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能与他人合作的动作表演活动中,获得交往合作的快乐,从中锻炼了自己,获得了成功感。

四、引导学生学会再听音乐

无论是歌曲或是器乐曲,好的音乐作品只听一遍是不够的,这样只能很肤浅地停留在一种感受上。要真正理解音乐作品,需要我们学生反复地听。给学生重复听时,只有这样。才能从中获得更好的理解和感受。并且,可以在每一次再听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鉴赏音乐,因此,可向他们提出新的要求。

音乐欣赏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音乐欣赏,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喜欢音乐,理解音乐,走进音乐,从而大胆地表现、运用音乐,让音乐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