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作者: 赵红欣摘 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学生好奇心强,富于幻想,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此时,是最容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如在这时,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他们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这样,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关键词:化学学习;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17-001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的兴趣是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才有助于他们把当前的学习和以后自己的理想和社会事业联系起来,从而逐渐明确学习的深远意义,才能产生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兴趣,也就是间接兴趣。一般说来,教师越能在教学中生动、明确地阐明知识的意义,就越能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愿望,越能培养间接的兴趣。数学家陈景润回忆自己在少年时代产生的数学兴趣时,认为本得益于中学时代的数学教师,这位老师曾这样介绍数学的结构:“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如此形象的描述,引起了陈景润对数学的兴趣,并发展为一生的志趣。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大胆地把探究实验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情,调动他们的思,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例如,讲到二氧化碳性质时,让学生自备一瓶汽水(雪碧、可乐),其他的实验仪器有:酒精灯、火柴、小木条、两支小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集气瓶、放有两只高低不一蜡烛的小烧杯,药品有:澄清石灰水、石蕊试液。隔天布置时,学生就很惊奇,“上化学课要带汽水?”上课一开始,出示的标题,“探究汽水中气体的性质,”就让学生情绪高涨。有的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手了。老师提出探究计划,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去思考,去争论,去阐明自己的观点,做课堂的小主人,这会增加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
三、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魅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实验。从一定意义上说,实验就是化学学科的生命线,抓住“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基本特征,组织运用好各种实验。
1.充分重视演示实验,课前精心准备,做好每一个实验。引导学生看好演示实验,清楚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并做好随堂实验。
2.精心安排好每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验过程中,体会到实验成功的欢乐与喜悦,产生弄清实验现象的欲望,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补充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四、开发课外实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对于那些喜爱化学的学生来说,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实验还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组织有兴趣的同学参加课外小组进行实验,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探索性。在课外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对于未知的实验结果,自己设计实验,学生探索的兴趣盎然。如在讲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节课后,我拿出一只大西红柿、一块铜片、一块铁片、一只小灯泡和导线若干。让有兴趣的学生去组装一个“水果电池”。学生做成“水果电池”后,进一步探究:还有哪些水果可以制作呢?为什么这些水果才可以?还有那些金属片可以制作?为什么这些才可以?灯泡发光时间长短跟什么有关呢?还有如检验家庭中买的“食盐是否含碘”等。课外实验中,通过课外实验,学生一方面巩固和丰富了原有的知识,另一方面他们会把课外实验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带到课堂中去,带动更多的学生参加到科学探究中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设立问题情境
所谓设立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正如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当感性输入与现存认知结构之间距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因此,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由此产生的矛盾、疑惑、惊讶最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
六、注意化学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有关知识的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自觉运用知识于生活实际,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这样既可以使他们把课本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又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
化学与社会联系的知识,可粗略地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化学与生产联系类知识,另一是化学与生活联系类知识。恰当处理好这些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学以致用,激励学习兴趣和动机,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
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对于学生化学成绩起巨大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总之,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主要靠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工作中,灵活的运用兴趣的要素,科学地、系统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