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我心

作者: 陈 敏

摘 要:作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自由倾吐,表达独特的感受,流露强烈的感情,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自己所见; 抒自己所感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72-001

一、营造氛围——调动积极性

现在的作文教学过多地强调作文的程式,一写作文就严肃起来,“审题-立意-选材-列提纲-起草”,还规定字数,于是,学生写作文时就挖空心思写,越写越没有灵性,这也是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就要求学生写“放胆文”,放开胆量去写作文,自由地将自己的见闻和想象表达出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学生随感而发,随情而抒,不管章法,不论首尾,这样就从心理上打消了学生的顾虑,让他们放心地写自己所见,抒自己所感。

其次,丰富学生写作的材料,克服畏难情绪,为学生创造写作的环境。可以在游戏中玩玩写写;可以在走走看看中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思,在观察中学写作;可以在阅读品味中产生共鸣;还可以在听听赏赏中使学生兴味盎然,调动他们写作情感的投入。

第三,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哪怕是一个准确的用词,一句精彩的句式,一处传神的描写,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二、体验感悟——展示独特性

作文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学生思想火花的迸射才是作文中最宝贵的东西,也最能体现文章的深刻内涵。记得在学习《悲壮的一幕》时,当我带着学生配乐朗读了科马洛夫牺牲前的那段豪言壮语后,学生的内心很不平静。我便要求学生拿起笔,在心潮澎湃的时刻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们激情迸发,写出的感受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感受及时写到日记中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三、丰富形式——反映多样性

学生自由倾吐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尝试将各种题材引入习作训练中。可以适当让学生写写他们喜闻乐见的儿童诗、童话、寓言、广告词、解说词、公益用语、板报稿等,以这种方式反映生活,很符合儿童的口味,表现童真、童趣。

2.构思不拘一格。写《秋天的树叶》、《校园的早晨》等习作时,不少学生采取了列小标题的写作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也有不少学生写成了小巧玲珑的散文诗,以“秋天的树叶是绿色的、秋天的树叶是红色的,秋天的树叶是黄色的”“校园的早晨是美丽的,校园的早晨是热闹的,校园的早晨是充实的!”为中心句来构思整篇习作。写《扬子鳄》和《向你推荐一本书》时,不少同学写成了童话,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自述,如《恐龙的堂弟》《书的自我推荐》等,文章充满了童真童趣;在写《四季的雨》一文时,构思更是精妙。有同学列小标题写,有同学写成小散文,有同学赞春雨的珍贵,夏雨的清凉,秋雨带来的丰硕,冬雨带来的白雪;有同学抨击春雨的吝啬,夏雨的暴躁与泛滥,秋雨的萧瑟和冷落,冬雨的寒冷与无情;还有的学生请大自然作评委,让四季雨来选老大……

3.文题别出心裁。每一次习作,我从不规定学生的题目,总是让学生自己拟题,题目漂亮的加分。像《循环红旗不循环》、《小鬼当家》、《奇妙的海上之旅》、《炸弹表妹》、《厨师特技》等题目都集中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和个性。

总之,学生用我手写我心,学会自由倾吐,表达出真情实感,真正用自己的心灵来写作,才能写出个性化的作文,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