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的情感教学探索
作者: 马雨晨摘 要:英语情感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渗透和传达,教师用积极而健康的情感区感染和鼓舞学生,教师用良好的自我形象和积极健康的情感影响学生,创设话题情境,提倡感情化教学手段,实现情感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英语; 情感教学;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74-001
一、英语情感教学的定义和特点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他人的一种态度。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认知能力。英语情感教学强调情感因素的渗透,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使其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特点是“知情并重”,在促进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理、品格和审美能力。教师对学生充满感情,用健康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和鼓舞学生,增加英语教学的人性色彩和内在活力,使学生身心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实现小学英语的情感教学的途径
1.用自我形象和情感影响学生
小学生心灵敏感,情感丰富,容易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崇拜。教师一旦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们就容易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要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提高自身知、情、意水平;要注重自我形象、教态仪表;穿着要整洁大方,行为举止要温和而高尚;教学语言要简洁利落、逻辑清晰;语调富于美感和抑扬顿挫,柔和而又不乏热情,用健康向上的情绪来激发其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体。
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善于鼓励,不妨多用这样的句子表扬学生:“Very good!”; “Excellent!”; “Great!”; “Wonderful!”; “Well done.”等等。即使学生未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也不宜急于否定他们,更不可嘲笑和讽刺,而可以说 “There is something in your answer.”等。作为英语的初学者,小学生既好奇又恐惧,教师应该用信任和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消除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焦虑,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
2.创造情境、实施情感教育
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和真实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谈论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和事物。这样他们就会大胆开口。荷兰人维尔修思出版了一部简笔画儿童读物《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用朴素的语言和图画讲述了友谊的重要性。这套书曾经风靡我国,很多小学生都读过。教师在讲述“friendship”这个词时,不妨让学生扮演其中的动物角色如frog,bear,goose,rabbit,piggy等,将单词做成艺术字卡片,佩戴在每位角色的身上,让他们重点刻画弗洛格如何认识朋友、如何互相帮助的。小学生愿意用英语介绍和描述自己的朋友,并敢于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见解。他们不仅记住了这些和动物相关的单词,还对友谊形成了深刻的体会:拥有朋友是很快乐的事情,友谊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结束后,教师对话题进行归纳总结,告诉他们一些关于友谊的真谛,如A man with many friends is a happy man等。
又比如讲解“family”这个词,如果教师仅仅是教读教写,学生被动地接受,那就毫无乐趣可言。有人别出心裁地将单词组为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的句子“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然后让学生用英语陈述自己的家庭成员,重点刻画一家人的温情,使学习过程变得有趣,学生想说、敢说、善于说。在笔者组织的这样一次活动中,班上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们最爱的母亲,有的同学甚至充满爱意地讲述了家里的宠物。他们不仅通过有趣的方式记住了单词,又体验了爱和感情,这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在英语课堂中推广。
3.使用感情化的教学手段
从头到尾的语言讲授使英语课堂沉闷乏味,缺乏感情。教师应该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的感情因素。其中比较有效的是演示,演示是向听众解释或展示话题内容的实践活动,演示工具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声音演示、实物演示和图片演示,这些演示方式适于传达感情和渲染感情。在课堂上播放一曲英文儿歌“Twinkle,Twinkle, Little Star”,让儿童体验宇宙的既神秘、宇宙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欣赏英文歌曲“Jasmine”,儿童能更深刻地体验中国民歌的优美动人。这样的英语课堂不仅是语言教育,又是情感教育和美感教育。
实物演示能使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具体,长篇大论解释的事物,不如实物演示来得清清楚楚。例如讲解各种蔬菜的单词,不妨实行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课余各准备一种蔬菜,然后用英语向全班进行演示。根据笔者的经验,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总是充满热情,有的从自家冰箱取来蔬菜,有的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市场购买,有的干脆从自家的菜地里采摘。在此过程中,他们培养了动手能力和生活意识,当他们向其他同学介绍蔬菜时,仿佛在炫耀自己的伟大作品。
图片演示也能陶冶和培养学生的感情。而且网上有丰富的图片资源供下载。2010年春夏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罕灾,农民颗粒无收,饮水困难,孩子们到很远的地方取水。向学生展示旱灾图片,配以必要的英语文字说明,既让学生学了语言,又让他们体会灾民孩子们的疾苦,产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性格和心理方面逐渐成长,为将来成为优良的公民做好准备。
情感教育的精神内涵是以情感促进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情感。小学英语教师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课堂活动中的投入,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应该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了解小学生性格发展的特点,将情感因素融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情感要素,使教学活动鲜活生动、充满人性。
参考文献:
[1]韩永昌,符丕盛.《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