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市场营销学》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考

作者: 李翠霞 储金梅

摘 要:旅游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强、实操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其教学方式和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因此,其高职教学适宜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作过程; 职教学; 旅游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128-001

高职院校开设《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旅游产品设计、定价、销售和促销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相应的旅游市场营销策划能力,为旅行社、旅游酒店等旅游企业培养高技能的市场营销人才。《旅游市场营销学》是我院旅游系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导游专业大三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核心课。针对旅游系大三学生的现状,他们在开设本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等旅游学基础知识,并且从事了5个月以上的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工作,工作岗位包括前台、餐饮与客房服务、康乐服务、旅行社业务、导游工作等。要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其业务实操技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还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因此,我尝试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中,以期培养出更多适应职业岗位的旅游市场营销人才。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就是指以学生所学专业为出发点,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项目和工作程序,明确有关专业和职业岗位对旅游市场营销能力的具体要求,通过再现具体的工作情境,确定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及实际任务,并依此展开具体的情境教学活动,同时确立相应的学生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模式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市场营销学》教学设计

《旅游市场营销学》教学应基于工作过程来构建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为主导,案例分析和多媒体教学为辅助,由教师组织实施教学,学生主动且积极参与到教学讨论和实践中。具体在《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实现。

1.进行职业分析,确立岗位群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任务分析。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就业情况统计,以及与旅游企业市场营销专家、一线人员的沟通、交流,并对旅游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进行调研,明确旅游企业营销领域的职业岗位有:旅游市场调研、旅游产品设计与定价、网络销售、人员推销。目标岗位设置具体、针对性强。其中,旅游市场调研员、旅游线路设计与报价、旅游产品销售员和推销员为主要就业岗位。

2.设定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针对上述职业岗位,为学生设定学习本课程应该掌握的职业技能并将此转化为各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探索以及与教师的共同探讨和研究,结合旅游企业营销人才需求和工作过程特点,把各个知识点的学习穿插到工作过程中,现场操作和课堂学习的内容设计如下(见表1):

3.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设计。其理论知识的选取范围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入相关职业资格鉴定知识与操作技能。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在课堂组织方面,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工作任务,教师予以鼓励、监督和检查。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为指导,为学生创建适宜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考核方式设计

课程考核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该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展开教学,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评价时,要将知识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理论知识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实践考核则根据学生平时完成各个工作任务情况评定,即在学生完成每项工作任务的实操训练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完成该项工作任务过程中的理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高低,给予评价和认定。

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追求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更注重实践性、实用性,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娄锐,郭士义,李俊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过程设计[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6):46-48

[2]陈承贵,李兴慧.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学研究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7):55-5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28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