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内化呈现于示范和讲解中

作者: 王克强

摘 要:体育实践课中首先呈现出的是示范和讲解,用好示范和讲解肯定是关键。其功能是示范引领作用,如果我们把体育实践课当作是一首交响曲,那么作为体育教师如何做好这个指挥?一首“动人心弦”的乐曲,必定有 “精彩扣人”的前奏引导。而且从其“引领”的功效来看,它就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技术、技能、言行,也显现于学生之间和行为思想感情上。因此,将“课改”内化呈现于示范和讲解之中,就如同奏好乐曲的“前奏”一样,能使教育教学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引领”; 示范和讲解; “专利”; 健体育人; 内涵; 肢体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10)7-034-001

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将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其中涌现出的众多优秀体育课,为落实新课程标准教学起到了具有一定价值的样板作用。但笔者在实践中总觉得有问题的困扰而不得全译,如:兴趣学习中如何来保护兴趣?思维型学习中如何让学生理解练习的内涵?快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掌握专项技术动作?等等。我们知道教学所获不仅仅是暂时的、浅显的效果,其目的是要建立长效性,这不是一两节课所能做到的。这个问题我们肯定要解决好,那么从哪里入手呢?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深感体育实践课如同一首交响乐,而一首“动人心弦”的乐曲,必定有“精彩扣人”的前奏,示范和讲解就如同交响曲的“前奏”。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练习,并更有效地建立教学的长效性机制,演绎好这个“前奏”成了实践课教学的关键。我们如何来把握好它,使示范和讲解成为精彩且扣人的“前奏”,这就要从示范和讲解的功效中下手。为实现“健体、育人”的理念,在突出示范和讲解对练习有指导作用的同时,其内涵不仅仅作用于技能、技巧和理论的层面上,也不仅仅是教师所“专利”的,这里还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寻和揭示。为与同行共勉,现整理如下请大家指教。

一、课程改革要求拓展示范和讲解,需要我们奏出精彩的“前奏”

首先,课程改革强调实现主体学生全方位的心理、生理“健康”,我们就不能单纯地来理解示范和讲解的意义了。示范作为肢体语言对学生的引导,其功能不仅表现于技术动作上,而是更显于教学者平常的一言一行之中,其言行要做好学生的表率;讲解作为语言引导,其功能不仅仅是表现在技术理论上,更要渗透、延伸到情感等心理教育内容之中。其次,为体现主体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我们需要有学生的“表现”。这样示范和讲解就不一定是教师所特有的“专利”了,在特定的内容和适当的时机应该让位于学生。应该说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对示范和讲解的要求,其内容和形式上已超出了技术、技能这个单纯的范畴。这一点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遇到的是新的挑战,我们要用开拓性的思维来拓展示范与讲解形式和内容,做好学生生理、心理上的表率与向导。

1.示范应统称为肢体行为

因为,示范不但表现在技能、技巧上,还体现于教师的行为中,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也深刻影响着你的学生。在技能、技巧中,其正确优美的形式能激发起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从而能较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而且,这里的“前奏”在适当时候是由学生来唱的,那么在其他学生的心里所产生的羡慕心理更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并更能激发同学间“竞争性”的学习热情。因此,将示范延伸为师生互动性的行为,更切合教学要求,更贴近学生自己;同时,在学生的表现中,教师也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来调整教学思路。另外学生干部、体育骨干的态度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他学生的情绪,他们的各种行为举止也是一面镜子,这里的示范点被延伸、扩大了。由多人来奏出“精彩前奏”,以多点带面,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更能获得成功和交往的快乐,教育教学定能取得全面的“精彩”。

2.讲解为演奏精彩“前奏”提供理论基础,使学生获得理性概念的语言表述

以往我们多注重动作结构、技术理论直接的讲解,缺少该动作的间接理论概述。如:该动作对身体某特定部位的锻炼意义在什么地方?等等(这方面在省教研室编著的“体育与健康”的参考书中也不全面)。如此,造成学生练这个动作时的意义不清、目的不明。也就是说学生不能理解单个动作健身的微观作用,就不能建立起宏观健身基础概念;学生的情感心理也需要有教师语言引导,授以直接、简明、激励的语言导向,是我们为学生铺垫终身体育意义效应的理论基石的“前奏”。同时,为了奠定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就要有相应的“体育与健康”理论基础,掌握和巩固理论是需要有主体的思维参与。根据学生的表达,教师也能获得其对理论理解程度的反馈信息。讲解方式既服务于技术的导引,同时也更大限度地将学生导引到对事物的理解、判断和思维上来,真正创设了思维型学习氛围,实现“健体育人”。

二、实践中我们如何来把握好示范与讲解

1.“前奏”要有强弱之分,示范和讲解有轻重之别

掌控好练习“前奏”中示范和讲解的比重,能为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动作结构复杂的内容应以示范为主反复进行练习,讲解为辅。如:武术套路可以让学生先“依葫芦画瓢”,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自主练习。结构单间动作的示范可以简化,以讲解为主。如:“蹲距式”起跑,教师可以按动作的顺序讲解,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顺序自我完成动作,然后由学生自己描述并完成动作。这一类的内容教学要充分体现为学生的思维服务,能让学生随着你的设计不自觉地进入练习。

2.新授内容练习时让思维融入“前奏”

这个前奏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欲,它的重头戏是对示范和讲解的理解程度。新授课是学生直观认识和初步体会、理解的过程,它是学生对练习产生思维兴趣的前提条件。因此,新授课时必须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性和浅显的理性概念,示范者示范要力求标准,讲解力求精炼。要利用好间接的语言引导,告知学生练习该动作的意义,明确练习的直接目的,从而为以后的练习创设舆论基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