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五个多一点”

作者: 池大俊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面向全体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作为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发掘情感智商,发挥个性专长。在实践中,采用转移视点、激发兴趣等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困生; 学会表扬;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075-001

现在,国家强调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素质教育则要求教育者面向全体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无论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还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都有必要关注“学困生”问题。所谓“学困生”,指的是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领会记忆和掌握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学习成绩较差,习惯上称之为“差生”。虽然这些学生只占全班总数的一小部分,但却牵扯、花费教师极大的精力,客观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达到解困的目的,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学困生”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大致归结为五类:一是与生理因素有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人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接受效果存在差异。这类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得较死,课堂上回答问题往往不主动,犹豫、胆怯、自卑感重、自信心差;二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及自身行为偏差引起的。这类学生有些智力不错,但自制力较差,行为随意性较大,听课不专心、懒散、贪玩。还有来自社会的冲击,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影响,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不健康的思想动机。有些学生的家长做点小生意赚了钱就认为: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使有些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好坏无所谓,长大照样能挣钱”的思想。三是家庭教育不当。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激烈,家长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使得学生在家中也得不到放松,又在一遍遍地给学生加码,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这些都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四是学校制度过于严格,缺乏应有的活力,学生不堪重负,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随着学校管理的不断加强,学校出台了量化积分管理,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动辄则扣分。于是这些学习不太好的学生经常被列入“重点管教对象”,加之学校管理死板,有些学生就以为在学校没什么意思。五是部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自身修养不强,言行严重伤害了学生的情感。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讨厌他的心理,更不愿上他的课,甚至不想在某位班主任的班。这类学生大多存在心理封闭现象,性格抑郁或行为偏激。对教师的言行比较敏感,有的甚至有敌对情绪。

我在教学实践中,在进行“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实行个别教育时,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具体培养如下:

一、多一点温暖和体贴

教师要倾注真情、付出爱心,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学困生”的内心很脆弱,虽然他们学习差,但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老师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差就冷淡、疏远,要以一颗爱心去亲近他们。课上多提问,课下多辅导,帮助补习欠缺的知识,给予切实的学习指导,引导他们加强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掌握。同时教育他们恰当地认识自己,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向老师提问时不论问题多简单,老师都不要敷衍,更不要用“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这个问题课上我讲了好几遍了,你还不会”“你真笨”等讽刺性语言,要耐心解答。

二、多一点表扬和鼓励

对第二种原因的“学困生”,教师应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在认识到学习重要性的同时,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前进的方向,具体工作中针对他们智力较差的弱点,教师就要多提醒、严要求,做到要严而有度,教师的要求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教师的期望才能转化为他们的要求上进的积极心理状态;二要严而有恒,坚持要求,持之以恒,耐心诱导,不怕反复;三要严而有方,提出要求要注意方法,恰当使用奖惩,多表扬、鼓励,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优势,使他们感到教师并没有歧视他们,使他们全面认识和估价自己,从而鼓起他们上进的勇气。

三、多一点尊重和理解

父母过高的期望会适得其反,会严重地挫伤他们的自信,使他们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因此自暴自弃,教师应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以关切同情的态度倾听他们的烦恼和感想,使他们感到人们在关心他、理解他、尊重他。

四、多一点肯定和引导

这些“重点管教对象”经常听到的是批评,看到的是不信任的冷漠眼光。到办公室挨训、课堂罚站、停课搞环境卫生等惩罚性措施经常“光顾”他们。他们表面上老实了,内心深处却怨恨,一旦有了“发泄”的机会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会酿成大祸。教育转化他们,教师首先要多肯定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有优点,也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其次在引导上下工夫,给他们多方面的帮助和扶持。

五、多一点情感和兴趣

作为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发掘情感智商,发挥个性专长,让后进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实践中,我在我们班采用了转移视点、激发兴趣的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这样一些“学困生”,他们在体育、美术、劳动等方面有特长、感兴趣,动手能力强,那么数学课上的画图、做几何模型就让他们大显身手,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要进行一些简单题的速度、准确度的做题比赛,为他们创造取胜的条件,从而将他们兴趣转移,逐渐提高学习兴趣。

“学困生”羡慕好学生,也希望自己成为好学生,他们的天地是可以开辟的,充分利用“学困生”的内部积极因素形成良性循环,学习成绩的提高会使他们纪律性加强,道德品质好转。对于“学困生”只要引导得力,方法得当,他们也能解困成为很好的学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