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英语奋进奖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祝新民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在英语教学评价方面的改革尝试,即借鉴德育奋进奖评价模式,在初一学生中建立和实施形成性评价方案——《英语学习奋进奖奖励方案》。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奋进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022-002
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评价”,就是考试,人们通常将考试又看作是进行纸笔测试。只重视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行为及学习习惯等问题。由此可见,英语教学评价改革势在必行。本校学生英语学习形成性评价方案呼之欲出。
重视形成性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评价观。本人尝试研究、制定并实施了《英语学习奋进奖奖励方案》,现将尚未成熟的研究方案简介如下:
首先,本人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了实验时间:自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实验对象就是本人任教的一所初中名校的初一两个平行班级。其中的2班为实验班(40人),4班为对照班(42人1。实验材料就是牛津版初一年级的7A、7B教材Fun WithEnglish。据说,实验之初的摸底考试两班英语水平相当,4班均分略高(教学处未公开)。
然后,根据实验班学生实际,特制定以下目标:1 激发英语学习兴趣。2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自我评价能力。3 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4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5 大面积地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接下来进行实验前测: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的2009.10.第一次段考显示我任教的两个平行班的英语成绩分别为:2班69.54;4班72.64,差距是3.10分。优秀率2班28.21%,4班42.86%;及格率2班79.49%,4班85.71;低分率2班5.13%,4班4.76%。我选2班为实验班,4班为对照班。
再次,师生共同研究制定英语学习奋进奖奖励方案,如下: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奋进奖奖励方案
一、评价说明
1 学生成绩评定由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部分构成;
2 终结性评价成绩和形成性评价成绩各占50%;
3 终结性评价成绩: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30%;
4 形成性评价成绩:平时测验成绩占10%,参与活动成绩占40%:
5 形成性评价分为三部分:学生个人自评(占30%)、小组互评(占30%)、教师评价(40%)。
二、奖励办法
期末根据学期综合评定表的得分,分别评选出英语学习奋进奖金奖(10%)、银奖(20%)和铜奖(30%)若干名,颁发证书,予以表彰。
然后,本人想以Main task教学为例简述英语学习奋进奖奖励方案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原先Main task课后作文大多依赖于教师的批改。结果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批改的作文,学生只是匆匆看一眼成绩如何,很少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进一步修改与完善。我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评价,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手段。
1 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在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了让学生正确自我评价,教师首先要与学生一起具体制定评价标准,确定优秀写作构成要素,并提供范例。
2 小组互评
学生相互评价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地对己对人”。在学生自我评价并对作文初稿进行修改之后,他们可以成立4人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织组员对作文进行传阅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组长认真填写互评表。小组推选发言人向全班汇报本组同学的普遍性问题和改进措施,并分析本组佳作。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意见,学生再次修改作文,完稿后连同两份评价表一同上交老师。
3 教师评价
教师认真阅读作文及评价表,对学生整个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经过上学期六个单元和本学期目前五个单元Main task的奋进奖评价实践,实验班级2班的写作水平明显提升,特别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作文(满分10分)均分高达9.2分,而对照班级4班只有8.1分。
最后,将学生参与课内外活动的所有项目进行量化打分并进行汇总公布。具体内容参见分表一和分表二。
通过将近一学年的初一英语评价改革实践,本人发现奋进奖奖励方案同时促进了学生和教师双方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决定自己学习的权力。调查结果表明,和对照班比较,实验班里对英语学习感兴趣,课堂上喜欢表演,课后喜欢看英语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增加人数远远超过对照班。
二、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拓宽了英语学习渠道
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让他们能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收获,无形中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实验班中,80%的学生周末、假期在家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全班学生都订了英文报刊;90%的学生能坚持做读书笔记。而对照班中,65%的学生每周收看英语电视节目;75%的学生都订了一种英文报刊。
三、增强了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了英语考试成绩
初一进校之初,对照班比实验班成绩高出3.10分。到了2009年11月的期中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班均分达到74.93,反超对照班(73.19)1,74分;再看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实验班均分高达到79.23,超出对照班(77.22)2.01分;优秀率和及格率也反超对照班约10个百分点,并大大减少了低分率。
四、增强合作与参与意识,培养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学会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增强了合作与参与意识。
当然,在奋进奖奖励方案实践过程中,本人也发现它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某些评价内容由于时间少、精力不够而无法实施;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部分家长不重视形成性评价;评价主体的素质水平达不到要求,等等,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