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作者: 濮桂英

摘要:本文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法学法组织实施等方面来阐述综合实践与美术的融合。希望通过这样的整合,促进美术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美术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028-00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它强调学生的参与与实践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时至今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怪异现象,在初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实不到位,初中也没有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使作为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初中阶段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尴尬现实。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作为一线的美术老师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美术新课标强调:“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的关联,能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学科还专门设置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旨在从学科的角度,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之处,并更有效地运用各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基于此,将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就显得尤为必要。

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探寻美术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契合点,力求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法学法组织实施等方面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到美术教学中,对二者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一、学习目标的整合

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讨论稿)中,将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设计为五个方面:“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我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这个总目标的指引下结合具体活动中所触及到的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来设计具体的目标。在目标设计过程中,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要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整体关注,既要有知识目标的设计,又要有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设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尽可能运用调查、采访、观察、实验等行为动词,避免学生不通过社会实践就可获得答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能操作的主题。并根据不断生成的特点调整自己的目标。

二、学习内容的整合

1 积极主动,全面开发与实施新教材中已定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美术教材的综合·探索单元的内容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苏少版从13册到18册中综合实践的内容有《当一回蔡伦》《我们的节日》《寻古探幽》《端午节》《熟悉的韵律》《课本剧故乡》这些内容都是综合性、实践性、过程性较高的活动课程,都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

2 自主创新,大力开发与实施一系列师生自主选定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美术学科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自创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如学习《变迁中的家园》时,开展家乡变迁的调查活动,然后用课上所学的知识来表现家乡的变迁。学习《蓝白之美》时,可以开展常武地区民间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3 多方协作,共同开发与实施一些跨学科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中涉及到了其他的学科。我们在活动时要以美术教学为重心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如《课本剧故乡》就可以由语文、音乐学科老师共同组织,在这个活动中剧本的改编属于语文活动,剧本的排练属于音乐活动,三个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不是各学科重复交叉、互相割裂出现“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现象。

此外,美术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合理科学的整合,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视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融会各学科知识,使之彼此贯通,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形成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学以致用,开发与实施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如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策划、设计、制作会标、海报或进行cI设计,并通过评选运用于该活动中。我的学生曾经为学校设计过艺术节标志,为班会设计过海报,为学校运动会进行过cI设计,学生的积极性高,作业效果好。

三、教法、学法教学组织的整合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典型的“做中学”。探究、实验、调查、考察、设计、实践、总结、交流、展示是学生多样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要改变角色,少“填”多“引”,同时不忽略指导的针对性,可行性,目标性来指导学生调查、访谈、操作、交流,评述、展示,进行探究、合作、自主等学习。

例:在进行苏少版第14册《我们的节日》一课的教学时,学生首先自主收集各种活动方案、海报、请柬;接着分析、掌握活动方案设计、海报设计、请柬设计的基本要求;然后确定主题,搜集、编撰相关材料;第四小组合作制作方案、请柬、海报。期间教师针对共性的问题以美术课的形式加以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个性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第五小组之间展开评比,进行作品展览确定在节日中用到的方案、请柬和海报。这样,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了,培养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形成了团结、协作、创新的良好氛围。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的融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主获取知识、体验生活、体验快乐的舞台。在多年的课程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当然这一全新的课程模式,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我们应大胆探索,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前提下,扎扎实实地抓好活动课,让它在我们的责任田里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讨论稿)

[3]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框架,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