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需要开发潜能培养特长

作者: 张筱翠

摘要:特殊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为生命服务,对生命的一种特殊关怀,是为了成全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因此,尊重需要,开发潜能,培养特长,这是特校的本色,做好我们的本色,就能彰显我们的特色。 关键词:特殊教育;潜能开发;特长培养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030-001

特殊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为生命服务,我们确定特校的教育发展特色就是:尊重需要,开发潜能,培养特长。这是特校的本色,做好了本色也就是我们的特色。

江宁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招收听障和智障的义务教育段的学生,还将收学前的特殊幼儿。随着条件的具备,还要设立听障学生的高中教育部和特殊学生的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新校区的规划是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实习工厂、康复中心为一体的全省一流的特殊教育学校。

一、尊重需要

对于特殊儿童,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完整的人,听障只是听觉这部分缺失,智障只是智力这部分缺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运用现代的科技设备、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爱心来帮助他们,弥补缺陷,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不仅要像普通教育那样,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应特别调强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教育。对听障生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对智障生进行感知觉和动作能力的教育训练。有时,一种残疾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多重障碍表现,这就要重视个别教育,强调在教育中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如为脑瘫、自闭症、语言障碍、智力落后等特殊儿童提供教育和康复训练;对动作不灵活、笨拙、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说话晚、吐字不清、不爱动脑、磨蹭拖拉等儿童进行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具体做法:

1 以学生为本,提供菜单式的教学模式,实施真正的个别化教育

学生的残疾类别复杂,年龄和认知水平不一致,各学科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我们必须精细到关注每一个学生,满足每个学生的个别需要,从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家长的需要出发,为学生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学生一入学,针对他们身心特点协商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计划应该具体可行,富有操作性,具体到什么时候学会系鞋带,什么时候自己独立回家·…-一个别教育计划随着学生的发展,注重要不断调整,教师和家长共同记录,建立学生个体档案,学校提供菜单式的教学,让老师、学生和家长商议选择。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学习四年级的语文、三年级的数学;一个延误了学习的儿童可以根据年龄加入高年级集体,和同龄的伙伴在一起游戏,同时根据认知水平学习三年级的语、数等等。

2 以教师为本,培养个性教师,满足成才需要

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爱心与奉献仅仅是最基本的,更需要的是专业精神与专业技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特殊教育比普通教育在专业化的要求上更高,更讲究科学性与规范化。特殊教育不仅仅是涵盖了普通教育学的内容,还涵盖到了心理、生理、病理、运动康复、医学等领域。从早期康复训练,义务教育到职业养成,特殊教育是门类繁多,每位教师还要根据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掌握缝纫、烹饪与技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教师配备是不足的,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在教师培养上要有长远的规划,不但要考虑当下的需要,更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做好专业储备。

二、开发潜能

每一个人都是特殊的,发现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在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残疾人心存偏见,长期以来,残疾人的困难和问题被一种致残性社会所加重,这种社会着眼于残疾人的缺陷。而不是潜力。有些人出现是帮助我们成长的,有些事情发生是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是金子。

开发特殊儿童的综合潜能,充分挖掘特殊儿童的遗传潜质,尽可能地提高特殊儿童的智能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广泛的科研与实践。

1 综合智力训练:通过运用专门设计训练内容、训练手段和训练器具,训练特殊儿童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

2 自然与社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教授特殊儿童理解并掌握基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丰富特殊儿童的知识内容,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习得未来生活必备的生存知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劳动技能的训练和掌握:通过专门设计的劳动技能专业训练,培养特殊儿童的生存与劳动能力,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习得自食其力的本领。

4 培养特殊儿童的学习动机。开发潜能,首先要培养特殊儿童的学习动机,只有这样特殊儿童才能真正进入潜能开发的角色,由于特殊儿童的身体缺陷,在潜能开发过程中所需求的外界的帮助要比正常儿童多得多,可以通过奖励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来强化内因性学习动机;对儿童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强化其成功感,增强儿童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快乐,鼓励其产生学习动机的心理需求,对特殊儿童学习动机的培养应因材施教。

三、培养特长

谚语说:“上帝在给人关上一扇门的同时给他打开了一扇窗。”当代教育家吕型伟先生也说过:“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以听障儿童为例,虽然他们听力有障碍,在对外界信息的吸收和与健听人的交往中会碰到一些障碍和不便,但是长期的以目代耳,以手代口,用视觉器官来感知世界,又使他们形成“眼敏、心静、手巧”的特点,今后三年,我们将开发实施手工类的特色校本课程,从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激发其兴趣,发展其特长,释放其潜能,培养其成才。

我们还将根据智障学生的能力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职业劳动的能力,如酒店客房服务,糕点制作等。

我们的思想:逐步构建完善的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听障和智障学生初级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探索,完善残疾学生接受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现有课程体系,完善教师专业结构,基本满足我区听障、智障生的多元化的特殊教育需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