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优质教学资源打造有效课堂
作者: 孙 瑜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已被大家公认,信息技术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会学”知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质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045-001
如何依托优质的教学资源,切实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依托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课堂的导入,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我在上《上网获取信息》这一课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家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呢?同学们一下子兴致高涨,有的说苏州乐园,有的说常州恐龙园等等,根据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你们想跟我网上旅游吗?那怎样才能到达我们要的目的地呢?不知道它的网址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为认识搜索引擎埋下了伏笔。通过创设“旅游”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外出旅游必须乘坐交通工具,那么要网上旅游,也必须乘坐交通工具,这个交通工具就是浏览器,通过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能准确到达目的地,但这个网址不知道怎么办?这时我们就顺水推舟:利用一些特殊的网站——搜索引擎,在打开的引擎中输入旅游景点的名字就能找到关于常州恐龙园的一些网页,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梦想旅游”,使每位学生都能梦想成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迎合学生爱玩心理,将教学内容转化“旅游”任务,让学习与兴趣产生共振,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依托网络资源,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知识环境,通过网络能获得更丰富、快捷的信息知识。在《上网获取信息》这节课中,大多数同学都能找到所需信息,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让学生演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展示不同关键字的选取对搜索结果的影响,提出关键字选取与多关键字搜索的技巧,通过学生的对比操作,加深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将直接经验提升为理论知识。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明确任务,带着任务去学习,通过探索与操作,内化为学生个体自己的知识技能,使每个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学习目标。
三、依托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网络资源是丰富多样的,它能大大充实教学资源内容和扩展学生的知识。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应该正确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营造—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或通过小组学习及伙伴关系下的汲取等合作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如在完成wold这一章内容的学习后,我将学生进行适当的搭配,由2到4个学生为一组,共同完成一份综合的电子版报,最后评比出优秀作品。这种竞赛形式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
通过使用网绍资源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方位地实施了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