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尹建兰

摘 要:生物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特别是演示实验对学生来说更是举足轻重。新课程理念下演示实验的现状、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验能力;兴趣;素质教育;演示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19-001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提高创新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就显得非常突出和重要,特别是演示实验,由于其直观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更是举足轻重,教师应结合课堂演示实验来讲授新知识,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有关内容。所以,演示实验是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

一、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现状

在新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配套实验内容,特别是演示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生物知识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对于这些实验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却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农村中学更可想而知,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和管理都非常落后,再加上对实验教学认识的不到位,演示实验仅是一个摆设而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演示实验教学形式应多样化

演示实验在形式上应是多样化、多层次、多侧面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边演示边讲授,主要是指以获得新讲授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一般是教师一边讲授新内容一边演示实验,讲授与演示同时进行。例如在“草履虫”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现有的草履虫模型,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对草履虫各部分的结构展示出来,演示给学生,同时让学生思考其具有什么功能。这样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段实验,教师可以把一个实验分成几步来完成,教师可以先示范一段实验方法和内容,组织学生观察,然后再示范第二段实验,组织学生再观察,这样直到最后完成实验。这样既能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观察的能力,又能比较容易控制课堂秩序,达到预期的效果。

3.先讲再实验,是指先讲解内容,得出结论,然后再通过实验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例如,讲授“种子的结构及营养成分”时,教师可先举一些实例,让去学生思考、讨论种子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分别有哪些作用?可能含有的哪些成分,怎样去验证?学生经过自主思考、讨论交流,再通过教师演示,分别加以验证。让学生能感知到新知识的生成,体会获取知识的经历,感受知识的正确性,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刻和深入,从而上升到理性的角度来理解问题。

4.边巡视边指导,是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活动的演示实验,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先进行实验的讲解,加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进行巡视,查看学生的实际动手,以及运用实验器材情况,容易出错的地方尤其要关注。这样的实验教师最好先演示其中较难的部分,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操作要领要给学生交代清楚,例如,在演示拆蝗虫口器时,要讲清楚:用镊子夹住口器各组成部分的基部,均匀用力拔下,动作要干净利落,准确完整地做好。

三、演示实验对学生的能动作用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加强实验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演示实验教学,应该让学生看到的,都让他们观察到。例如,演示金鱼藻的放氧实验。当学生看到大量的气泡从叶片表面冒出时,就非常兴奋,当收集到试管里的气体使带有火星木条复燃时,这些接触实验甚少的七年级学生,有的竟然兴奋地叫出声来。同时让学生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在动手中动脑,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观察、思考能力。

2.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营造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循循善诱出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对每一位学生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热情地帮助、耐心指导学生去克服困难,与学生和睦相处,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从而增强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3.巩固知识,形成实验技能技巧

生物课堂上的实验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使学生开阔视野、博见多闻。教师要创设条件,尽可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双休日要求学生采集一些植物进行观察、分类。认识不同植物的器官等。让学生种植一些花草,或养一些小动物。如春天让学生用纸盒养一些蚕宝宝,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的过程,并对记录进行评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巩固了知识,形成了实验技巧,且养成了随时观察、记录的好习惯,学生操作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4.培养良好的意志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润物细无声”地将情感教育寓于知识传授之中,用辩证的观点向学生进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进化观点和生态观点等生物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使学生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结合课本中有关祖国大好山河的人文景观及自然资源,对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和作风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保持安静、有问题先举手;严格按已计划好的操作步骤、规程进行实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作风。

总之,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应充分有效地利用演示实验作为课堂教学的翅膀,使生物课堂教学飞出一片新天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