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
作者: 徐 达摘 要:娱乐正在悄然渗透到了传统概念上认为冰清玉洁的电视新闻中来,把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就是悲剧,而现在很多的电视新闻,恪恰把悲剧当作卖点,把岛麻当有趣,打着人文关怀的旗号恰恰叫卖着人性悲哀。娱乐节目和娱乐元素的盛行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群体心理的普遍浮躁是存在的客观基础,从业人员过分追求高收视率、不顾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是存在的主观原因。
关键词:娱乐化;正确审视;细加甄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166-001
从2004年,湖南卫视打造《超级女声》起,中国电视似乎重新找回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万人空巷”,由此开启了中国电视的“娱乐元年”,一时间,各大电视媒体纷纷仿效,综艺节目娱乐化倾向越来越盛行,而近两年来,娱乐已经不仅仅成为综艺节目的专利,正在向电视节目的方方面面大举侵蚀,从神坛跌落的张悟本就是最好的例证。特别是娱乐已经悄然渗透到了传统概念上认为冰清玉洁的电视新闻中来。把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就是悲剧,而现在很多的电视新闻,恰恰把悲剧当作卖点。把肉麻当有趣,打着人文关怀的旗号恰恰叫卖着人性悲哀,把观众当成了没有思考的冷血动物,娱乐、八卦、跟风、作秀、造假难道就是中国电视?
娱乐节目和娱乐元素的盛行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群体心理的普遍浮躁是存在的客观基础,电视从业人员苛求高收视率、不顾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是存在的主观原因。当今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迅猛,社会群体人生观、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对自我缺乏清醒的社会角色定位,容易产生浮躁和彷徨;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大有取而代之的咄咄逼人趋势,使得传统电视媒体面临巨大冲击,加上行业管理缺乏有效监管,过分追求节目形式的娱乐就日益成为电视媒体发展中出现的一大顽疾。
电视节目被“娱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立意肤浅,导向错误。电视节目不仅可以传达舆论上的导向,也可以传达精神上的导向,因为节目首先是大众传播工具,在其范围之内可以产生传播功效。在现代社会,人们习惯了用媒介传播的信息环境作为判断标准去认知客观环境。因此,电视节日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背后作引导,不明白其传播主旨是什么,选取的题材立意肤浅,最终会告知大众一些错误的认识,传播一种不正确的导向,从而带来一些隐形的社会问题,不利于整个社会健康、良性发展。
二是克隆泛滥,创意不足。各种充满娱乐元素的电视节目一旦得到收视率的认可,全国上下克隆者云集,但在互相克隆与模仿中,缺少变化与创新,走上了崎岖之路。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几档节目,更多的节目还处于弱智阶段,创意不足,在借鉴国内国外节目形式的时候好东西没学来多少,而粗俗搞笑、巨额博彩、贩卖真情、明星走位、暴露隐私等等垃圾却比比皆是,在一片繁荣的泡沫之中露出非常难看的借来的尾巴。
三是格调不高,媚俗过重。很多电视节目已经不只是搞笑和娱乐了,而完全是在游戏人的情感,践踏道德底线。博君一笑,胜过无数。这样的无聊文化导致的娱乐元素在当今的社会表现得很明显,不注重带着媒体的责任心去提高文化品味与含量,对公众的欣赏趣味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很难博人一乐,还使人直起鸡皮疙瘩。
电视节目娱乐化需要正确审视、细加甄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首先,要强化媒体责任意识。电视节目既要体现以人为本,又要尽量避免庸俗化,要着力提升媒体公信力,公信力构成要素包括正确导向要素、思想高度要素、舆论主调要素、新闻真实要素、高雅格调要素、情感亲和要素、职业道德要素等,这些都是媒体责任的重要体现。媒体从业者在职业生活中应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塑造媒体良好形象。
其次,要培育电视内容产业。娱乐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形式上的范畴,在今后的媒体竞争中,内容才是真正的王者,只有牢牢掌握处于传播链顶端的内容产业,才能在媒体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培育内容产业,培育名主持人、名编辑记者队伍虽然周期长、见效慢,但确是今后媒体竞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当然,在培育内容产业过程中,要注重传播学分众化的研究,受众在传播中地位重要,受众本位所体现出的就是以人为本,只有学会运用市场营销的规则,细化受众市场,准确市场定位,才能追求有限条件下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最后,要健全自律他律机制。在媒体与社会共生的前提下,无论是公众、政府官员或是业内学者,还是媒体自身,都是舆论的被监督者。没有被监督的媒体其权利被滥用的机率更大。在走向法治社会的中国,人们日益认同应以法律作为共同的行为规范,但常常忽视道德规范的意义。其实,法律只是行为规范中的一种。对新闻记者乃至整个新闻界而言,首先考虑的应是自律机制。特别是在新闻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强调行业自律,提倡自我约束,反对不择手段、包打天下、低级趣味、搞有偿新闻等不良道德因素的影响,将有利于整个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