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中如何解答地理综合题
作者: 张兴明摘 要:地理综合题作为高考题的一种题型,不仅能够考查出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够结合当前社会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考地理; 综合题;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10-001
高考地理综合题一般可分为填空型综合题、简答型综合题和计算型综合题三大类,但从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多为简答型和计算型两种,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切准问题的要害,解答好这两类综合题,成为各位考生的梦之所求,下面就以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为例,谈一谈两类综合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一、简答型综合题
这类综合题往往以设问的形式出现,是现在高考中最流行的一种综合题类型。
例1.2010年全国统一考试卷文综第36题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
①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②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
③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解题思路:先读题干边读边划关键词句——葡萄生长的成熟期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再读ab两图根据图例和题干分析获取一些信息:根据等高线和河流图例判断甲地为河谷,乙地为河流流出峡谷的山口地形,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地理位置判断出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和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火热干燥;第三找出题干的关键词句和问题的关键词地形气候条件、原因等,将试题内容与学过的课本知识建立联系。甲地位于河谷中,灌溉条件好;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乙地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乙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复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第四,根据题目分值,设置答题要点,用规范、正确的地理语言,突出关键词进行组合答题。
不难看出,做此种类型的综合题,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1.简答型综合题的一般步骤
(1)读题目主干,找出关键词句。
(2)读图,试根据图例、经纬度、图中已有地理信息去大胆地解读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条件。
(3)找出题头和问题中的关键词语,将试题内容与刚才已分析的内容,已掌握的课本知识建立联系。思考所问的问题;应该调用教材哪部分的内容去解决;
(4)根据题目的分值,设置答题要点,(把涉及到的地理知识进行思维的重新组合、知识的迁移转化)用规范、正确的地理语言,突出关键词进行组合答题。
2.简答型综合题的具体措施
(1)能够运用地理学中的原理或规律,做到学以致用。在掌握有用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大脑中已经存在的明确的知识结构,如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土壤、矿产等),人文地理要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力、土地、资金、管理等),以及自然要素所组成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要素所组成的人文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例如灌溉农业区位分析,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工业区位分析:自然因素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程度;水陆交通是否便利;劳动力状况;国家政策;国防安全,土地租金等;不足和调整的措施等。
(2)善于迁移知识,活学活用。课本上有很多案例,是教会你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典范,也可以说是解决这类相似问题的一个榜样或代表。如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和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美国“硅谷”发展和印度的班加罗尔、北京中关村等都可以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来解决。
二、计算型综合题
该类题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推理;形成正确且有条理的语言描述文字。不难看出该类题目能够考查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也成为近年来高考的一种常见题型。
例2.2010年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十六)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47题.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 _ _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解析:首先认真审题,审题干和设问,边读边用笔划下阴影黑夜,其余白昼,农历十五,几小时东边升起圆月等这些文字;其次迅速对该题做出判断,此题属于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等类型;再次找到图中隐含的条件,甲地位于西经30度,又位于赤道和晨昏线上,地方时应为6时。最后看设问,其关键是找出上海大约几时能看到圆月(根据时间和月相很容易得知圆月升起的时间约为下午6时)?上海(东经约为120度)此时的地方时?已知甲地的经度和地方时,很容易得出上海的地方时为下午4时,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为约2时。
解决此类型计算题的步骤大致如下:
计算型综合题解答步骤
1.认真审题,勤于动手。审好题是做好计算的前题,要逐句的审查,遇到与计算有关的条件要及时用笔划下来,做到边审题边思考从而提高对题目的理解能力。
2.判断它属于何种类型的计算题,及时在大脑中调出该种计算题的计算原理。不去弄明白它的原理,或只是单纯地去记忆解题的方法,如果题目稍做变动,就又不会了。
3.根据计算原理去认真查找题干中或图中遗漏条件、隐藏条件。
4.组织解答。从设问开始利用已找到的条件往前推理,组织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