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有效提高政治课堂效率
作者: 程伟才摘 要:在各国的创新体系中,都把教育创新视为根基。在这样未来教育发展趋势背景的引导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无疑应该肩负起更加迫切的改革使命。
关键词:小组合作; 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27-001
这几年,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取小组竞赛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实行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理由
1.这种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小组竞赛模式坚持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地去掌握知识,老师只是起点拨、启发的作用。
2.这种模式符合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在小组竞赛教学模式中,注重解决应试教育下只会识记不会运用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通过老师在课前精心选出的和实际紧密联系的小组竞赛题目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实践。通过教学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个性心理品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全面协调发展。既理解和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1)实行小组竞赛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教会学生博览群书、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应特别强调“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人”。
(2)实行小组竞赛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课堂是一个特殊的团队组织,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始终创设一种学习型组织的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使之在彼此交流和互助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功能和发挥学生的潜能。
4.更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在内容上大多比较抽象,特别是生活与哲学,离学生的实际较远,因此也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实行小组竞赛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竞争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另一方面通过趣味性、现实性的情境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易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小组竞赛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1.课前准备
(1)收集材料
小组竞赛课的重点在竞赛,而竞赛是否成功、课堂效率如何关键是情境材料的质量,所以课前收集材料相当重要。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收集材料:
首先是从杂志和报纸上收集材料。其次是从教学参考书上收集材料。另外,我还注意收集旧报纸、旧杂志上的材料,对可以利用的内容进行归类、整理,以备今后使用。
(2)认真备课
要上好课首先必须备好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更要备情境材料。
第一步备教材。就是要全面分析一堂课的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它的结构如何,与前后课内容有什么联系,每个知识点之间有哪些联系,每一段小字有什么作用等等。这些都是在分析一堂课内容时必须搞清楚的。
第二步备学生。就是在备完教材主要内容、结构后,要考虑学生在哪些方面不容易理解,是必须重点分析的;哪些方面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只要老师稍微讲解一下就能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很容易理解,基本不要老师讲就能弄懂的。
第三步备题目。就是利用手头掌握的材料,根据自己的分析,即学生的疑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利用材料设计题目。
2.上课
小组竞赛模式上课一般有以下三步:
(1)自学 课前要布置好预习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去分析,完成预习作业。预习既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要随时抽查,给不自觉的学生以一定的压力。同时,课上也要有几分钟让学生温故一下预习的知识。
(2)讲解 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教学生“会听”,首先自己要“会讲”,讲的内容要精要,分析要精辟,语言要精炼,节奏要精美。内容力求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澄清教学疑点,紧扣教学热点;分析时要坚持系统分析、辩证分析、比较分析等:语言上要做到:文约而事丰,辞切而意明,意简而情真;节奏要准确把握教学语调的抑扬顿挫,教学语言的疏密断连,教学语速的快慢缓急。总之,在讲解中要抓住学生授之以听课要领。
(3)小组竞赛 这是小组竞赛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部分,在自学、讲解的基础上,就要进入最关键的部分——小组竞赛。在小组竞赛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规则要具体明确。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规则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作为老师在小组竞赛前必须把规则定仔细,讲清楚,使每个学生都能明白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哪些是自己不应该做的。如果在竞赛中出现新的问题,就要及时在今后的课上进行修正,从而使规则不断完善,更趋合理。
其次,教师要组织好。教师是指导者,在整个竞赛过程中,他像一个导演一样,要随时观察上课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包括学生的动作、神态等等。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耽搁。这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第三,题目形式可以多样。我在竞赛题目设计上,根据不同内容设计题目,有的是抢答,有的是必答,还有的是小组讨论回答。一般来说,必须掌握的内容,采取辩答的方式,即由教师任选一个同学来回答:要动一动脑筋的则采取抢答形式,调动较好学生的积极性;有一定难度的则采取讨论回答的形式。总之,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照顾每一位同学,提高学生参与的程度。
3.课后总结
总结是非常必要的,不论经验还是教训,都必须总结。只有总结后改进才能有新的发展,我每堂课都要写课后总结。好的继续坚持,不好的认真改进,从而使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充实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