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在“考试”中成长

作者: 傅道龙

摘 要:小学科学课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让科学教学逐步成长起来,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探究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 考试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97-001

考试作为一种严格的鉴定、评价、选拔的方法,由来已久。考试在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甄别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历史的推进,考试也在不断演进着。当然,考试被大量使用,特别是学校教育中,考试活动频繁,甚至教育的目的极度缩小为应试,考试被扭曲为打分、排队,出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现实时,考试的种种弊端也就不断地展现出来,考试成了千夫指。

科学课是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以后出现的学科名称,此前,小学中的科学教育是以自然课为主体的。1990年,全市已完成普九任务,那时曾对全市小学自然课的教育教学开展情况进行调查,99%的科学课都是“福利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批年轻的教师参加了近一年的自然教材教法的学习,并组织优秀自然教师赴省小教培训中心观摩学习一周。此后,又几度开展调研,情况仍然令人担忧。主要问题是:自然课上表不上课,自然课本无人念,自然教师读不懂课本,自然教师不会做实验,自然教师队伍不稳定。这样的实情,表明学生不可能受到较好的自然科学教育。

透过这种实情,不难判断要让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发展,必须从自然课被重视入手,就应当先解决“自然课上表不上课,自然课本无人念”的问题。要想学生得到自然科学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转为“考考考,管理的法宝,分分分,学校的命根”,充分利用考试这个杠杆。通过考试,把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计入到各乡镇(学校)的学期评估得分中,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基于这种认识,自然课考试开始了。这个阶段的考试,试题题量通常是16开页面,总题数10道左右。形式是常规的填空、判断、选择、简答几项。形如“许多植物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之类的简单知识再现的试题占绝对多数。最初还时常带有一些调查了解教师及教学常规的问题,如“你的自然老师每周给你上_____节自然课”或“写出这学期你的自然老师让你做的几个实验名称:_________。”通过连续几年这样的考试,自然课不仅排上了课表,而且还逐渐实现了自然课教学正规化,自然教研日常化,自然教师培训常规化,自然教师队伍合格化、稳定化、专业化。孩子们自然科学教育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

为高质量的自然科学教育而考试

仅仅解决了自然课有人教,这是远远是不够的,因为解决不了“自然教师读不懂课本,自然教师不会做实验”这一环,学生得到的自然科学教育仍然是一个照本宣科的教育,最多只是一个信息复制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中,老师给出一个错误的认识,那么学生得到的也可能是一个错误的认识,而且时常会以讹传讹以致错上加错,甚至会有“超导就是超级导弹”的笑话来。既然考试可以促进课程的落实,师资的稳定,那么,考试就可能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有可能解决“自然教师读不懂课本,自然教师不会做实验”的问题。基于这个假设,考试尽管仍是学生为主体,但考试的性质在不断变化。试题量不增,形式不变,但考试的内容倾向于教学中的关键点或学习中的细节。比如“鸟的身体外表长羽毛,产卵;麻雀身体外表长羽毛,产卵,麻雀是鸟;鸡身体外表长羽毛,产卵,鸡_________”。再如“测水温时,温度计插入水中一会儿就可以读数”(判断题);画一画,说一说:打开气球的气嘴,装有气球的小车会运动,请你画出它的运动方向,并说明为什么会这样运动。

这种考试,促进了教师对自然教材的学习研究,对教法的研究,强调自然教师带领学生做实验。在进行学生考试的同时,同步开展对教师的培训,既有教材的培训,也有教法的培训,还有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训。为更好解决教师的“不会做实验”问题,还进行专门的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与竞赛活动。这些活动,核心只是一个:为了高质量的自然科学教育。常规化的自然考试,成了教师的教学研究一股策动力。

为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考试

先看一道试题。

下表是秦清同学的科学档案上的一张实验记录表。读表完成后面的作业。

(1)图中所示的机械称为_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拉力实际上拉起了______________。

(3)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装置的特点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货物为400克,应用它时,拉力可能约为_____________。

读后有什么感觉?这道题中,考了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同时不难看出,此题试图从侧面了解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当习惯于记忆现成的结论,适应于简单应试的教学时,教出来的学生常常难以正确完成这样的测试。因为,他们能背下来的,常常只有第(1)、(3)两题。第(2)题如果能背出来,那么学生的水平也算可以正确识别简单机械了。第(4)题,则重在找出表中各数据项之间的联系。如果没有扎实的科学探究能力、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恐怕只有猜测的份儿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97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