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契机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作者: 邵素雅摘 录: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巧妙地抓住一些契机,训练学生质疑的能力已成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急需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契机; 课题; 矛盾点; 空白延伸; 生成; 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105-001
一、巧抓课题,训练学生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点燃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初读课文解疑。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对一篇文章的高度概括,或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在开课时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习全文做好铺垫。
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课题自主质疑,他们一开始肯定是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问什么,不知该从何处入手,这就需要教师的训练。首先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找到质疑的切入口,,把“疑”设在点子上。其次,教师要多鼓励孩子,学会倾听,捕捉有效信息适时指导。经过一个阶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这时,教师要抓住契机,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该问,哪些问题不该问,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巧抓“矛盾点”,启发学生质疑
矛盾一词在汉语中最早见于《韩非子》,指逻辑上的不一致,即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教学中,有些教材在内容上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内容的精妙之处。在“矛盾”处提问其实就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即引发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从而在脑海中产生新的认知冲突。在此处启发学生质疑,会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以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教学《狼和鹿》一文,教师先以复习检查的形式出示一些重点词语,其中有“祸首”和“功臣”这两个词语。读完词语,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对“祸首”和“功臣”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再在这两个词语上分别加上引号,问学生,它们分别指什么?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出:“祸首”指的是鹿,“功臣”指的是狼。接下来,教师请学生谈谈印象中的鹿和狼,孩子们虽七嘴八舌,但最后一致认为,鹿是活泼而美丽的,而狼呢?却是贪婪而凶残的。教师随即把这些关键词语都板书在黑板上,指着板书,启发学生大胆说出想问的问题。
三、巧抓“空白延伸”,引导学生质疑
文学创作讲究“空白”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童话故事,那些“空白”的地方,正是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在“空白延伸”处进行质疑释疑,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巧抓“生成”,激励学生质疑
我国小学语文有重视备课的好传统,许多老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教案上课。但是,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照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思维状态。用“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这实在是一种缺憾。因此,课堂上一定要关注灵动的“生成”,语文本身的丰富性也使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生成的多种可能性。关键是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把学生看作是一种教育资源,放手让学生质疑,课堂因开放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例如,教学《祁黄羊》这篇课文,当学生了解了文中祁黄羊举荐杀父仇人解狐担任中军尉这一情节后,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当解狐知道祁黄羊举荐他时,会怎么想呢?大多数学生都觉得解狐应该感恩戴德,感激祁黄羊宽广的胸怀,忏悔自己不该杀他的父亲。但有一位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请他回答,他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心里有一疑问。教师看到学生认真的眼神,敏感地意识到这可能是课堂上有价值的“生成资源”,于是表示老师尊重他的积极思考,鼓励并赞赏他说出与众不同的问题。
这位学生说:“是不是耍什么花招呀?祁黄羊可能知道我大病在身,等我去世了,他就可以选他的儿子祁午当中军尉了,因为祁午的军事才能和我差不多。祁黄羊,你是不是太狠啦?”
这位学生的回答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但教师大加赞赏他是个有思想而且敢想敢问的孩子。这一点虽然难能可贵,可他的问题“如此有损祁黄羊的形象”,与文本所倡导的价值极不一致。很快,教师灵机一动:“你的想法与众不同。解狐可能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也可能是个心理阴暗的狭隘的人。同学们,我们不妨再想象一下,当祁黄羊的亲朋好友听说祁黄羊举荐杀父仇人解狐当中军尉时,纷纷登门,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一生说:“他们会很担心,万一解狐恩将仇报,以后暗算祁黄羊怎么办?”又一生说:“解狐当了中军尉,权力就大了,万一他不领情,会害了祁黄羊和他全家的。”一名学生抢着说:“他们还会说,祁黄羊,你的父亲会死不瞑目的。你不报仇也就罢了,还举荐杀父仇人当中军尉,你真糊涂啊!”教师趁势引导:“面对众人的不理解和自己及家人可能冒的风险,祁黄羊毅然选择了举荐杀父仇人解狐当中军尉。你有何感想呢?”一学生说:“当时战争纷起,非常混乱,万一选错了中军尉,晋国就会灭亡,祁黄羊很爱国,他不想因为自己的恩怨安危害了整个国家,他做事真是出以公心啊!”又一生说:“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有冲突时,我们应该顾全大局。”
这样的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学生大胆质疑和教师充满智慧的引导而精彩。
思考源自疑问,心中有疑,才会提出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这一主阵地,巧抓契机,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各抒己见,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