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数学语言 发展数学思维
作者: 苗开莉摘 要:本文从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完整性、简洁性、丰富性等阐述数学语言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尤其是培养小学阶段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只要持之以恒,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提高,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关键词:锤炼; 数学; 语言;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114-001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明确指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促进者。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与掌握数学语言,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锤炼数学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锤炼学生数学语言谈点个人浅见:
一、培养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数学语言是由自然语言、专门术语和各种符号组成的,它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的特点。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语言的组织能力比较弱,这样就阻碍了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正常反映。因此,无论是下定义、做判断,还是回答问题,都要求用词恰当,描述贴切,不允许有丝毫偏差。如在处理这样一道练习题时,要求是先说出每题得数的十位上是几,再计算
二、培养数学语言的完整性、简洁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部体现,什么样的思维依赖于什么样的语言,学生通过语言来表达他自己的思想。小学生的年龄小,语言能力有限。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处于思维简单,形象时期,常常用一个字或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题目意思。如数学一年级(上册)“认位置”这一内容,我利用挂图出示同学们上课的画面,通过教学同学们知道笔记本在教科书的左面,教科书在笔记本的右面。接下来要求学生照样子说说图中人或物的位置关系。全班同学要么说:“小红在右面,要么说:小明在左面。”长期使用这种过于简单,不完整的语言,非常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对于以后学习更为复杂的相关题目更为不利。所以现在就要培养学生用完整的话来表达。我马上提问:“从图上看,小红在谁的右面?学生说:“小红在小明的右面。”同时说出:“小明在小红的左面,小芳在小刚的右面……语言的完整性并不是说得越多越好,也不是一番 嗦的表述。要注重培养学生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进行完整的叙述,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完美。
三、培养数学语言的条理性
数学的逻辑性要求数学语言的表述必须有层次、有条理,也就是要求学生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无序向有序的过渡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有条理地表述解题思路,叙述方法……教材中也蕴含着许多这样的训练素材。例如:在数学一年级(下册)“加法和减法 (一)”,教材在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鸡有56只、鸭有23只、鹅有12只,(1)鸡比鸭多多少只?我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这道题直接告诉我们哪些家禽的只数;②要求的是谁的只数?③它与谁有关系;④它与谁无关?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让全体学生说,先说给同桌听,并互相纠正语言中的毛病,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时要有条理,说清楚,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题的解题思路,学生清晰、有序地分析了第二个问题的解题思路,鹅比鸭少几只?通过这样明确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在有条理地进行分析和表达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四、培养数学语言的丰富性
丰富的数学语言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使低年级的学生乐于去说、去感悟。在教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九的第8题的练习题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这幅美丽的图画问学生:“你能用自己的话给这幅图说说这个故事吗?学生兴趣十足,纷纷在下面说了起来。这时学生说的都还是自己眼里看到的表面现象。在经过了一两个学生的交流后,我又适时提问:“你能发现图中的数学问题吗?请你讲一个数学故事,好吗?”有一位学生说:“收获萝卜的季节到了,兔妈妈一家很高兴。兔妈妈带着它的孩子去收萝卜,小白兔运走了15个萝卜,地上还剩下12个萝卜。”通过让学生说故事的过程,把题目中的条件表达清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法,各人有各人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在交流的过程,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清晰了思维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完整性、条理性、丰富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思维的敏捷性,也就是通常说的反应快、聪明。在重视数学语言表达的背后,其实是重视了数学思维过程的训练,可以说,讲得清楚就是思维清晰,讲得不清楚,有可能思维还是模糊的。
数学语言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尤其是培养小学阶段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学中注意斟酌学生说的每一句话,用的每一个词,以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只要持之以恒,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14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