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特长生文化课程学习效率低下的生理原因

作者: 张少卿 李海平

摘 要: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升入大学后,应该着重进行系统而长期的、以“安静”作为强制性的训练手段,逐渐改变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条件反射和习惯,以及结构与功能,进而形成在安静状态下有效学习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 文化课程; 生理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159-001

运动作为一种刺激方式,应有长时间特定强度和量的锻炼,随着时间和次数的累积,将会使全身的器官与细胞产生相应的条件反射,也就是说,最终使人体产生相应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变化:当你接触到与运动有关的各种刺激条件时(比如场地、器械、口令甚至想象等),与运动有关的系统、器官和细胞将产生兴奋,提前为运动作出准备,这些准备是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在潜意识的状态下发出的指令完成的。而与运动暂时无关的系统、器官和细胞则产生抑制。也就是说因人体的能量储备是有限的,神经系统将优先考虑并调动各种物质用于保证运动的完成。原因在于任何一种生物体,运动的原始动因就是追赶猎物获取食物或躲避天敌保护性命,获取生命得以延续的机会,均赖于运动,所以在众多的生理活动中,运动往往是被优先的。

但是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安静”作为与“运动”相反的一种刺激,会反作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与器官、细胞,也就是说,当经常从事运动的人一旦安静下来,大脑(副交感神经系统)会潜意识的发出强制与运动相关的系统、器官机能下降、休息的指令,以保证下一次的运动质量。此时,心脏的跳动减慢、肺的呼吸深度变浅,也就是说,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下降,消化系统等内脏随血液重新分布机能加强,然而全身血液当中的血乳酸等运动代谢产物依然要依赖于大量的O2来完成清除,所以身体内的氧要优先供应于由于运动造成的氧亏、氧债等的偿还上,大脑则在此时无法保证O2的供需平衡,造成了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人体大部分器官受到抑制,则疲倦感增强,易陷入昏沉、困倦。

久而久之,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和相应的细胞就会随运动这种特殊刺激次数的增加,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适应——习惯:当接触到与运动有关的刺激条件时,这个人体就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当处于安静状态的环境等刺激时,则被强制性休息。

同样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许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运动场等与运动有关的刺激的环境中,其身体机能处于兴奋状态,但在教室等与安静有关的刺激的环境中,则被抑制,这种适应性的生理变化,往往是个体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发生的,从而就造成了体育专业学生在教室、图书馆等安静的环境下,副交感神经系统占主导地位,易被大脑强制性的命令休息,而当理性提醒他不能睡觉时,则要通过下意识的小动作等对运动系统的持续刺激,来刺激神经系统保持兴奋,但问题又会出现了,那就是学习的注意力却被转移,最终出现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状况的发生,这里的头脑简单,并非特指神经系统或思维活动的效率低下,而特指对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效率的低下。

综上所述,长期的从事单一的运动,被单一的“运动”所刺激,就最终造成了个体的系统与器官的结构与机能对运动刺激产生了适应性变化:当接触到与运动有关的刺激时,机体的大部分系统开始兴奋,机能升高;而处在相对安静状态的刺激时,则被抑制,机能下降。解决的办法,就是应该在每次运动训练后,进行相应时间强制性的以“安静”作为训练手段的平衡训练,这样人体的每一个系统、器官甚或细胞,在训练中遭受“运动”和“安静”的双重训练,其机能则会平衡发展,分化抑制则会增强。就例如习武者,初始阶段是要练外家功的,当具备了一定基础之后,要想更上一层楼的话,必然要练内家功,也就是气功、静功,通过动静结合的训练,可以使人体的各系统、器官,诸多的细胞既能适应在运动下保持兴奋,也能在安静状态下保持觉醒的双重机能,从而达到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机能境界。

作为一个体育特长生,在升入大学之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强化运动锻炼,以此获得运动成绩的提高,但也因此使自己的各系统和器官产生了与运动相适应的生理机能,因此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和习惯则是有益的,但升入大学之后,随角色的变化,人生的任务也发生了质的改变:由一个运动员向一个必须拥有文化知识的教练员的角色进行转变,这时,若不能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变以前的习惯,那么就不能完成大学阶段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也就虚度了这段光阴。

换句话说,在中学阶段,应以“运动”作为训练手段,使运动员获得在运动条件刺激下兴奋,而在“安静”条件刺激下,却尽快进入休息状态下的条件反射、生理习惯,有利于提高训练质量,保障运动成绩。好的条件反射和习惯,到了以文化学习为更加重要学习任务的大学阶段,却反而成为了制约文化课程学习效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大学阶段的对文化课程学习效率低下的这个结果,首要原因就是由于这些体育特长生在中学阶段长期从事单一的运动,被单一的“运动”所刺激,而没有注重动、静训练的结合这一原因所造成。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这一原因,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则意味着这些体育特长生不能及时、有效、成功地完成由以运动成绩为主要任务的运动员与有丰富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为首要任务的教练员之间的角色转换,毕业后,将不能胜任社会所赋予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当然也不能以此安身立命,去健康、轻松的工作与生活。这个结果不可能由别人代为承担,而只能让他们自己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发现实际问题,从而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后天弥补。

所以,笔者最后建议,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升入大学后,应该着重进行系统而长期的以“安静”作为强制性的训练,逐渐改变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条件反射和习惯,以及结构与功能,进而形成在安静状态下有效学习的学习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