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运用概念图的三部曲

作者: 王礼军

摘 要:利用概念图进行生物教学,贵在坚持,坚持在每章每节的教学过程中,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探索,并不断鼓励学生的创新,持之以恒,一定会给教学带来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 概念图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29-001

“概念图”又叫思维导图,是指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把人脑中隐性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和表达。概念图是盛行于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我们国家的新课程标准的科学课程教科书中也充分体现这种教学策略。怎样让学生运用概念图学好生物呢?通过多年的教学,我把它总结成三部曲。

第一步,学会制作概念图,时间节点:学完每节每章之后,特别是第一模块的学习过程中,这一步一定要走好,这是运用概念图的基础,关键。学生刚上高中对概念图的绘制很陌生,对高中生物的概念的内含和外延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领学生按步骤逐步学会概念图绘制的方法,首先要确定概念,从学过的章节领域中,挑选关键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概念,并把这些概念列出一张关键概念一览表,陈列出来,动员学生寻找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用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并在连接线上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用是什么或者怎么样填在线上,表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开始阶段要求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协作完成每节每章的概念图,并进行展示,比较,然后让学生对已经编好的概念图加以调整与充实,吸收别的小组的经验,以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既能让学生初步掌握概念图的画法,也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系统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不断的重复,加深对知识概念的印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在第一步中还要不断示范概念图的画法,要求学生不但要会画概念图,同时还要求学生逐步完善概念图,使概念图简洁、明了。所以教师的示范功能必不可少。例如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的第二章教学中,蛋白质是重点内容,我就先展示做好的概念图,让学生填空完成,然后在让学生尝试用其他的方式或者仿照,自己将概念重新排列,制成其他形式的概念图,并在教室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绘制概念图的能力。通过第一步的训练,使学生尝试运用概念图可以使知识更加的系统,便于理解识记,使学生愿意使用概念图进行对知识的总结。

第二步,将每章的概念图浓缩形成模块的概念图,时间节点:在学完每个模块之后。通过第一步的训练,对于概念图的制作学生已经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学完每个模块之后,能够建立模块概念图,通过模块概念图的建立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更加系统的了解,而建立模块概念图,也需要教师适当的指导,首先需要确定中心概念,第一模块的中心概念是细胞,第二模块的中心概念是基因,第三模块的中心概念是稳态,同时老师也可以适当的示范,例如第一模块分子与细胞的模块概念图

这个是模块图的骨骼,让学生再丰富其中的内含,就可以对整个模块的知识有了系统深刻的了解。学生在建立三个模块的概念图的过程中,也就将生物学的主要内容更加系统化。也能从中找到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将生物学核心知识编制成概念图,时间节点: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二轮复习中。在复习课中建构知识体系,将概念图这一认知工具应用到生物学复习中,在学生以前绘制概念图的基础上,让他们将生物学的几个核心知识编制成概念图,在这个复习过程中可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过程,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达到灵活迁移知识的目的,也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增加复习效果,尤其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回顾以前总结的各章概念图和模块概念图,再绘制核心知识概念图,融会贯通,起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而针对几个核心概念教师也要在教学和学生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加以引导,要求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要有思维和反思,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而这些重点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通过对核心知识概念图的绘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提高学生成绩。笔者通过让学生绘制概念图的教学方法,在2010江苏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中,生物过关率在市区同类学校中名列第一。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也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29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