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作者: 杨小林

摘 要:作者以本校积极开展的“构建小学语文学科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为研究课题,阐述了从课改出发,重视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倡导合作对话,凸显“双主”地位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83-001

2002年新课改伊始,我校就根据教育局提出的“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研究”工作意见,结合学校语文学科特点,积极开展了“构建小学语文学科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几个月后,区教研究室在我校举行了以此为主题的观摹研讨会。第二年又进行了一次区级成果推介会,在本区域内得到广泛认可,并有效推广。尤其近四年来,我校又将其纳入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实施有效性校本教研的研究》进行了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在理论提升的同时,从实践层面不断修正、充实着这一教学模式,提出了操作性更强的实施策略。其基本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阶段

这是起始环节,也是“个体学习”的前提。为此,我们从实践中提出以下教学策略:1.启发谈话: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2.发现问题:指导提问技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把心中的疑问主动提出来。3.梳理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梳理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4、指向“个体学习,自主探究”的阶段。

二、“个体学习,自主探究”阶段

这是基础环节,也是“小组学习”的前提。在具体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障时间:根据年龄特征(如注意品质等),低年级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到5~10分钟,可根据学习内容和难易程度作相应调整。2.教会学习方法:(1)围绕学习目标,选择读读、议议、找找、想想、问问、练练等方法,自读自悟,主动探究,试着解决问题。(2)中高年级,鼓励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随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提出疑问,反思学习方法,随时调整学习策略。(3)导向“小组学习,合作探究”阶段。

三、“小组学习,合作探究”阶段

这是探究学习的深化阶段,也是为“全班学习”作准备。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教学策略:1.保障时间,拓展空间:根据年级特点和学习内容的不同,安排足够的小组学习时间,拓展学习空间(低年给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至5~10分钟)。2.教会合作的方法:围绕学习目标,选择中心发言式、循环接力式、辩论式、合作表演等方法;学会“倾听”,乐于表达,敢于争论。3.学会评价:在合作对话中,不但要相互评价学习成果,还要关注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有效的探究策略的选择。4.导向“全班学习,引导探究”阶段。

如,在教学《负荆请罪》,用了合作表演课本剧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具体要求是:(1)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和身边的材料用道具;(2)把握人物的思想内容,根据情节发展,展开想象,讨论每个人的语言、动作、表情等;(3)尝试用文中的好词佳句;(4)时间6分钟,可以下位,合理利用教室空间;(5)注意协调。这样的安排,将朗读感悟、理解运用全部融入合作表演,给以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让学生更加主动自由地展开合作对话,对文本作深刻地解读,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四、“全班学习,引导探究”阶段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经历了“个体学习”和“小组学习”,凸显了主体作用,对文本的解读达到一定的深度,但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始终要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反馈,及时指导、点拨,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通过引导,让学生想办法、找途径,解决疑难,加深感悟,提高理解、欣赏、评价能力。在学生、教师、文本的深层对话中,全面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教学策略:1.了解学情:教师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各环节,都要积极参与,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疑难,包括他们探究的方法,以便于调整教法。2.珍视独特见解,引导、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多角度解读文本。3.调整教法:根据反馈,调整方法,随时导入新一轮“个体学习”或“小组学习”,完成学习目标。

如,教学《悲壮的一幕》“与亲人相见”部分,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努力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汇报学习结果的反馈,及时点拨、指导,引领学生抓住“心如刀绞”“落泪”等词句展开真诚对话,体悟科马洛夫与亲人之间的真情。同时加强朗读指导,教师还和学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指导体悟与表达感情。在这样的三维互动中,学生始终在“对话”中学习对话,提高了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丰富了感情,构建着崇高的价值观。

五、“总结评价,积累运用”阶段

这是总结阶段,但不是学习的终止。教师组织学生对自主合作态度与参与程度作出正确评价,并通过精选的练习(如朗读背诵、书面作业、合作表演、收集资料等)来积累语言,巩固、运用语言,促使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性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或探究的学习形式来进行,不能盲目排斥接受学习。我们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一个开放灵活的操作框架,可以有多种开端,可以有不同组合变式,绝不是固定的“成式”。

我们在实践三种学习方式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比如,如何把“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与语文学习规律最佳结合,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83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