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
作者: 李惠芳摘 要:目前我校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课外阅读开展状况,以及影响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是有效引导学生合理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基础。
关键词:课外阅读; 调查; 分析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141-001
一、问题的提出
新教育实验创始人、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句影响中国教育界的名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纵观古今中外,我们不难发现:大凡有成就的人,无不博览群书;只有一个爱读书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但是由于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价值观的多元化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众多的诱惑,由于缺少阅读氛围和必要的引导,中学生课外阅读问题正日益成为大问题。
二、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本文对我校旅游管理系、经贸管理系、机电系、传媒艺术系的中专一至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每个系随机抽取男女学生各60名、共4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调查卷480份,共回收有效答卷468份,调查有效率为97.5%。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分析归纳法等。
三、调查结果:(见下表)
四、调查结论及成因分析
1.调查结论: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统计和归纳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是有开展课外阅读的意愿,但在实际生活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1.1 阅读量普遍不足。从这一份份的调查问卷中,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当前中学生阅读量普遍不足、精神层面贫瘠的现实。
2.原因分析:
2.1 教师教育理念有偏差。在阅读率逐年走低的中国社会,教师中不读书的人也不少。许多教师心中只有考题,手中只有教参,缺少了一种书卷气,领略不了读书的乐趣,他们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
五、建议及对策
在具体操作中,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树立榜样。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样本。教师想让学生成为热爱学习、终生学习的人,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做为一名班主任同时又是一名历史教师,现在我更多的是在与我的学生们一起读书,尽可能地将自己的位置放低,自己先大量阅读适合这一年龄特点的书,然后再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读。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教师与其隔岸观火、喋喋不休,不如自己先捧起书本潜心阅读,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2.正确指导学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接近70%的学生表示“很想”或“比较想”有老师指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常规指导和专题指导。常规指导,如中学生适合读哪些书,在什么时间读,怎样做读书笔记,等等。对于中学生,我们可以推荐内容丰富、人文性较强、知名度高的《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刊物,然后针对学生个性,逐步把品位高、写法有特色的名篇佳作推荐给学生,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逊漂流记》《水浒传》《红楼梦》等。专题指导,包括明确阅读目标、推荐阅读书目、布置阅读要求。
本文希望能抛砖引玉,使职校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引起更多层面的关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创造有利职校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让每一位职校学生在“学习型班级”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最后用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通过阅读,我们与知识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实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心灵的教育,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05
[2]李镇西.做最好的教师, 漓江出版社,2006.05
[3]王晓春.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4]周达章,方海东, 王平杰.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宁波出版社,2005.03
[5]韩守红 ,林荣芹.草根化研究:追寻教育理想与学校使命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41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