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作者: 黄付俊

摘 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实现对农村基层领导的最重要环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坚持用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

关键词:创新;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179-001

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实现对农村基层领导的最重要环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坚持用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特别是在当前我们党的执政条件、经济社会生活环境、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履行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抓基层、打基础,就必须探索新路子,研究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寻找新规律,不断推进农村党建工作创新,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否则,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也就无从谈起。具体讲要从几个方面着眼。

一、创新农村支部结构

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地位及工作任务作出明确定位,《决定》指出:“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选好配强农村支部班子显得尤为重要。

1.贤人,指转业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理论素养,且思想觉悟高,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是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熟悉并能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便于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利于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2.能人,指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外出务工创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等优秀人才。他们经过长期摸爬滚打,拥有一项或几项安身立命的实用技术,同时凭借技术本领已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吸纳他们利用其技术、技能、经验,充分发挥传、帮、带辐射作用,引领农民脱贫致富,助推村级经济繁荣发展。

3.明白人,指熟悉国家方针政策,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遵纪守法的人员。这些人明白事理,不拘小节,顾大局识大体,目光长远,胸怀宽广。吸纳他们利于解决家庭矛盾,协调邻里纠纷,起到润滑剂作用,便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村风民俗。

4.场面人,这类人的直、旁系亲属中有要么位高权重者;要么财大气粗者;要么八面玲珑者,因其亲属具有或政治、或经济、或社交特殊影响力,民间将这类有特殊亲属关系者称之为“场面人”。身处农村,谁没个大事小情?利用场面人的桥梁作用,巧妙借力用力,妥善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以达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发展经济、维持稳定之目的。

总之,通过采取“走、派、挂”“两推一选”“公选”全方位、多渠道将贤人、能人、明白人、场面人吸纳进支部、入村级领导班子,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三农”工作的整体能力得到增强。

二、创新基层党员评议机制

民主评议的内容主要为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和勤政廉政。规范农村党员领导干部自我评议,党员打分,公布测评情况,提出整改措施等工作程序。农村基层党组织每一年度对党员干部至少要开展一次评议工作。评议工作要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认真准备,规范运作,不搞形式,走过场,测评结果公示。通过评议对工作踏实,业绩突出,联系群众,群众公认的干部,政治上提拔重用给予优先考虑,经济上利用集体出20%,财政补贴80%的“标兵基金”加以倾斜奖励;对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干部给予通报批评,对连续两年被半数以上党员或群众代表评议为不合格的党员给予降免职务处理。同时配合上级组织部门,把那些变节腐败分子、意志消沉分子、投机钻营分子果断清除出党的干部队伍,这样党才能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才可能胜任领导和执政的重任。总之,通过“两票评议”奖优罚劣,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工作氛围,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创新培训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是根本。提高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学习培训,为此一方面创新完善培训教育机制。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队伍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整体培训规划,确立终身教育观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四级培训体系,发挥党校、行政学院(校)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的重要作用,每年把全市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轮训一遍,同时对村、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就近在县级党校开展示范培训;另一方面创新培训内容。制订长远的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改进培训方式,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增强培训的实效性。近年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效果不甚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培训工作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被动应急式的培训多,有针对性的培训少。针对农村党员,利用农闲时间结合农村实际生产环境,结合农村的中心工作,由上级部门组织牵头,聘请农业专家、学者,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科技培训、科技下乡、结对帮扶、现场参观学习等活动,着力把党员培养成经济能人、致富能手,把经济能人、致富能手培训成党员和村组干部,强强联合,使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加大增强带头致富的合力,促进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