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象棋运动对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作用
作者: 周美娣 丁桂兴摘要:在学校开展象棋运动,对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这无疑极其契合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向。
关键词:象棋运动 培养习惯 锻炼思辩
中图分类号:G8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2-003-001
中国象棋——思维的艺术,智慧的体操,集科学性、竞技性、艺术性三者于一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历久弥新的魅力。在学校开展象棋运动,对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学生总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象棋是一项智力型的竞技体育项目,其规则性、思考性、竞争性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在象棋活动中不断自觉地强化个人行为习惯,养成遵守规则、集中心智、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1、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象棋运动具有很强的规则性。从单子行棋、胜负判定、提和条件、时限要求到赛程安排、积分计算、名次确定,无不有严格的比赛规则。在象棋运动中,学生必须共同无条件遵守“摸子动子、落子生根”、“超时判负、对将判负”等约定的象棋棋规,否则就会受到规则的“判罚”。因此,参加象棋运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另—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利用规则赢得比赛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专注精神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这是老师、家长都比较“头疼”的—件事。而下棋的时候。必须心静神稳、智力集中,才能冷静思考,沉着应战,因此,通过下棋,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好动、难以安静的心性,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稳重冷静的习惯。
3、训练学生的坚韧性格
现在的孩子大多缺乏坚强的意志力。长期象棋运动的磨练,能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坚韧顽强的作风。经常赢棋,无疑能增强其自信心;即便输棋,亦非坏事,屡败屡战更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在多年棋类活动的教学与训练中,我们发现,爱好棋类运动的学生大多具有敢于竞争、勇于挑战的拼搏激情和不怕失败、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
培养创造能力是象棋活动效应的最高层次与目标。人的创造活动基本成份是:独立地把知识进行迁移,用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象棋运动中的观察想象、计算分析、判断决策,是锻炼脑力的有效方式。经常下棋,势必促使学生广博学习,勤于思考,创新创造。
1、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象棋活动是集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5种构成智力的基本因素于—体的智慧运动。“聪明的孩子学象棋,学棋的孩子更聪明。”参加象棋活动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我校大胆进行教学创新,把象棋引进课堂,开展了象棋项目的教学,将启发学生质疑、促进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技能作为教学的关键,着力提高学生思考、运算、记忆的能力。仅几年的时间,参加象棋队的学生不仅棋艺精湛,而且文化成绩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其中数学成绩始终高出班级平均分10分以上。
2、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象棋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棋弈对局时运用战略战术的全局性、科学性、计划性和灵活性,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直观性思维、多元化思维、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始终贯穿于对棋局形势的分析、判断、谋划、推理和决策等思维的全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
观察判断能力,是学习创造的基础。弈棋也称”手谈”,意思就是通过行棋表达各自的行动意图。如果读不懂对方行棋的含义,不能作出正确应对,对弈结果可想而知。这就需要学生很好地观察棋局形势、判断对手行棋的真实目的。初学者,只能看懂浅层,不及深远.容易被假象迷惑;只有经历丰富,观察判断能力得到加强以后。才能洞察对方的真实意图,躲开骗招陷阱,走出有针对性的应招。
三、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博弈特性,可以使学生在参加象棋运动中,不断增强逻辑推理能力和统筹大局意识。
1、训练学生逻辑思辨的严密性
下象棋,非常讲究步骤的绵密和严谨,因此它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判断性。象棋在于“封杀”,因此非常讲究棋子的效益。落子前可以设计多种路径、寻求多种答案,但落子时就得寻求最佳方案,而方案的取舍就取决于弈者的逻辑推理能力: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该吃则吃、该舍则舍,每—个细节都不可忽视。高手下棋都有着较强的延续性,给人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之感。这就充分体现了弈者的逻辑判断能力,即聚合思维能力。
2、训练学生逻辑思辩的整体性
象棋讲究的是战略规划、协调平衡、组合作战。如何统筹协调地运用16颗棋子是成败的关键。有些学生下棋时不讲求子力的协调配合,往往只顾拼杀,一子多动,孤军作战,导致效率不高、全军覆没;有些学生,庄,庄忘记“得子得先方可胜,得子失先亦可输”的道理,只顾一子得失而失势致败;还有的学生在下棋中,忽视兵卒的作用,轻易丢弃,最终败在看似不起眼、不经意之处……因此,在整个棋弈对局中,必须通盘考虑、力求平衡:稳守与进攻、左冀与右冀、大子与兵卒、得子与取势。通过棋类教学与训练,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大局观念、协同理念、整体思维。
通过近年来的象棋教学实践,本人所在的德积中心小学逐步形成了“以棋冶情,以棋益智,以棋会友,以棋育人”的象棋教育氛围,大部分学生对中国象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爱好相同者凑在一起互相切磋,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小棋盘,在建设特色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学校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