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教育创新
作者: 俞燕婷摘要:每个幼儿都具有潜在的或正在萌发的创造能力,这种创造能力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我们幼儿的作品往往都是如出一辙,反复画着同样的内容,因此,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090—001
毕加索认为,每个幼儿都是艺术家。确实,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有一些成人意想不到的表现,使得幼儿的美术有着成人无可比拟的魅力。的确,当你看到一幅幅色彩斑斓,姿态万千的美术作品时,你同样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但仔细推敲却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如出一辙:同样的红太阳。同样的花的形状,这就忽略了幼儿的创新。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谁拥有了创造型的人才,谁就会占有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时代赋予教育事业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如何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呢?
一、亲近生活,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情趣
一切的创造都源于生活。新《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作欲望。如大班画《美丽的秋天》,教师先组织幼儿观察秋天自然界的变化,带领幼儿去寻找秋天,观看秋天的自然风景,演唱有关秋天的歌曲等。通过上述活动。幼儿了解秋季的特征:秋高气爽的天气,太阳暖暖的照着大地,小草慢慢变黄了,树叶慢慢飘落下来,农民伯伯正忙着秋收……教师启发幼儿:“这么美丽的秋天,我们画下来,比一比谁画的起最美丽”。幼儿的观察力必然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组织幼儿多观察、多思索,从而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条件。
二、自主创新,自由表达,给予幼儿创造的兴趣
“小孩子得到了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美术活动中,给幼儿以充分的机会,让幼儿积极地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给幼儿讲的机会,让幼儿能充分的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利于教师读“懂”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继续创造。如:在绘画“秋天的果实”活动中,一个幼儿在画好的大树上画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教师问;“你的水果树很漂亮,你为什么这么画?”这个孩子乐滋滋地回答:“有了这种树,人们不用太辛苦,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教师恍然大悟,忙引导说:“西瓜这么大,能挂在树上吗?”孩子沉思片刻说:“给它一个网兜吧!”说着给西瓜画了个网兜。孩子的创造就这样在讲的过程中又得到了提高。
三、点拨幼儿创造的思路,促进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创造思维的培养,需要老师的启发、引导,以开阔幼儿的思路,使幼儿敢于创造性思考。传统的教学由于只注重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培养出的幼儿思维单一,只会求同,不会求异,不敢创新。我们应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训练幼儿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如在添画圆这一活动中,可先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纸上的圆像什么,然后进行添画,使之变成另外一样物体。由于此活动注重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思维,所以幼儿添画后的画才会没有一张是相同的。
老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画想象画的机会,如引导幼儿画“未来的房子”,“欢迎天外来客”,“太空遨游”等。这些绘画题材能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未知的领域驰骋,幼儿可能通过想象画出通往太空的未来彩虹桥,并将未来的房子造到别的星球上,画出天外来客的各种奇形怪状等等。幼儿的这种想象创造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
四、正确的评价,鼓励幼儿再创造的欲望
评价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是进一步发现幼儿创新火花的过程。在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老师适度评价不仅能鼓励和肯定幼儿的创造性,同时还能激发幼儿再创造的强烈欲望。幼儿美术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一张画或学会一种技能,不是为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不能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而是应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那些有新意的作品,可给予一定的表扬,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肯定,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逐渐树立创新的信心,并能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五、同家长共同欣赏和重视幼儿的创作成果,提升幼儿创造的自信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年幼的儿童往往是为得到父母和教师的认可而学习。因此,家长和教师认可、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指导家长学会了解幼儿,因为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而成人的思维是抽象的,要想两者达成共识,成人必须学会了解幼儿,观察幼儿,用幼儿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因势利导,从而使幼儿主动地去学习。当成人了解了幼儿,并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作品时,应对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激发幼儿再次创作的欲望,以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促使幼儿的潜能在美术活动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世界有多大,幼儿的翅膀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幼儿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宽。”让我们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由地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