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环保教育于职业教育中
作者: 徐春兰摘 要: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人类环境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职教学生将就业于社会的各种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而这些企业与环境污染有很大关系。因此,他们肩负着改善环境的重任,在职业教育中进行环保教育,不仅可以增强职教学生本身的环保意识,也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懂得如何利用和保护资源,如何保护人类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阐述了环保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讲述了在职业中学实施环保教育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环保教育;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109-02
一、环境现状
当天空失去了蓝色,小鸟也不会飞翔。
当江河不再清澈,鱼儿也离开了家乡。
当空气不再清新,花朵儿失去了芳香。
当乌云遮住了太阳,世间将黑暗无光。
多少年来,地球母亲悄无声息、任劳任怨地哺育着我们。但是现在,当我们仰起头看天空的时候,却很难再看到纯净的蓝色,一眼望去河水也不再是曾经的碧水。唱歌的鸟儿不见了,代之以嘈杂的噪声;再也看不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景了;树儿哭泣着责备我们的无知;柔暖的和风随后而到的却是暴风中夹杂着黄沙迎面扑来……黑色的环境污染破坏着我们的生活,折磨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可喜的是,为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我国政府已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而环保教育则是贯彻落实这一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环保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大家取得了一个共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并将环保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作为职业中学的老师,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职业教育特点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以能力为本位,努力满足岗位实际需要。“十五 ”期间明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2]——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职业教育中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1.环保教育能提高职教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环保意识是科学意识,也是道德意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对“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的教育,本身就含有为他人、为后代着想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2.环保教育能提高职教学生的文明道德水平
环保教育深入到各个学科,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与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与为社会、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教育,与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教育等各项素质教育相结合,对提高学生的文明道德水平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环保教育能提高职教学生的业务水平
环保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并能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具备这些观念,在处理生活、指导工作中,就能够综合地考虑问题。例如:现在的职教学生如果有了正确的观念,未来他在负责建设企业或者工厂,他所考虑的就不只是原料的来源、产品的销路、生产的效益等,他还能自觉地考虑工作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进行建设、管理和生产;如果他将来负责某种资源的开发,他就会爱惜资源、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做到可持续利用。
此外,职业教育的对象将就业于社会的各种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而这些企业与环境污染有很大关系。因此需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除了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还应从多方面进行环保教育。
四、如何在学科教育中进行环保教育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环保方面的课程改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使职业教育的环保课程设置达到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自觉的进行环境保护?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改革教育形式,确保教育时间,我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环保教育。
1.直接开设“环境保护”课程
职业中学与普通中学两者之间在教学目标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普通中学以升学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更多的公共课。而职业中学的以就业为导向,本着“先成人,后成材”的办学理念,就使得在职业中学的各个班级开设像“环境保护”之类的更多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公共课或校本课程成为可能。
2.抓住教材的环保内容渗透环保教育
其实很多学科中都或多或少渗透着环保内容,应充分利用,进行环保教育。如在化学教学中可结合氯气、硫化氢和苯蒸气等有毒气体的教学,在课堂上介绍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和相关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结合硫酸、硝酸的工业制法及炼钢炼铁的工业流程,介绍工业污染及废气、废渣的处理;结合重金属元素的教学,介绍重金属对水的污染并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结合硫、氮的氧化物,介绍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结合磷酸盐的相关知识,介绍湖泊水质的富营养化;结合烃的有关知识介绍光化学烟雾的几次事件及其原因;结合有机物中高聚物的内容介绍白色污染及其危害和解决方法等等。在生物教学中可结合细菌、病毒的生活环境及对人体的侵染,介绍环境污染的危害;结合生物圈的结构,介绍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爱护家园要从人人做起;结合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介绍资源因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而匮乏等等。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作为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一阵地,紧密联系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理解环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培养起环保意识。
3.在实验教学中推进环保教育
我们要利用化学、生物、物理等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如化学实验中对尾气进行吸收,反应后的废液、废渣不随意倒入水池,而是分类回收等等,使学生养成环保的好习惯。其次,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从环保角度设计、改进、挑选实验方案,选取实验材料。使学生尽可能采用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和选择一些无污染、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实验材料。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上的环保意识。生物实验中,尤其还应培养学生爱心意识,不滥用标本,保护动植物资源。
4.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开展环保教育
① 专题讲座
结合国内外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重大的环保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如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向学生介绍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些,结合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向学生介绍臭氧层的相关知识及其被破坏的原因和氟里昂的应用及其替代技术,结合我国提倡消除白色垃圾活动,谈谈白色垃圾的起源及其危害。[3]
② 组织学生参观活动
我们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附近典型的污染工厂(如化工厂)和受污染湖泊等处参观,与厂里工人和技术人员及湖泊周围的居民交谈,明确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保的紧迫性。
③ 组织学生参与各环保活动
可以利用植树节让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利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从点点滴滴节约资源;利用班报、校报,大力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让环保深得每位学生内心。
通过这样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活动在环保第一线,亲身参与环保活动,真真切切体会到环保任务的艰巨性,有利于学生把被动的培养环保意识转为自发的主动的培养自身的环保意识。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在短时间内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一两百年走完的发展路程,但我们不能再走他们那条“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的老路,我们要走出一条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齐头并进的新路。作为一名职教老师,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懂得去爱护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国家和我们共同的地球。
参考文献:
[1]《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12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4
[3]郑长龙、李得才、王秀红.科技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化学教育》,1998.5 :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