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探索

作者: 黄金塔

摘要: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亮点之一,是发展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实施学习任务群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板块的教学可有效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从搭设生活情境、重视实践教学等方面出发,探讨初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路径,以期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思考

当今社会,阅读与交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掌握“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技巧,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尤为重要。教师应积极探寻具体的教学实施路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推进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一、教学要求

首先,应重视以生活为教育根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提出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阅读一些实用性文本,如叙事性文本、说明性文本等。这些文本内容能很好地关联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对生活有深刻地感知,并能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共情,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了解生活,并能自主组织语言表达生活中的感受。

其次,应重视以实践为教育主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按部就班地向学生讲解文章的主旨、结构及语言等,更重视理论性知识的讲解,这显然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不符,影响了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而实施“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教师必须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也才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实用性文本”的价值与魅力。

再次,应重视以任务为教育导向。以往的语文教学多以单篇教学方式为主,这使得教学内容存在碎片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实用性文本的教育价值。而实施“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可有效改变以往逐篇讲解、逐点分析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立足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将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生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构建合理的学习任务群,可有效强化教学的完整性,激活学生的思考与创造能力。

最后,应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应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任何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应以学生为基础。在实施“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时,教师也应秉持这一教育理念,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围绕学生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注重教和学,还要对学生展开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以此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全面强化学生的学习实效。

二、教学路径

(一)营造生活情境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明显的重视表达、轻视交流的问题,致使学生难以真正体会到语言沟通的乐趣。且因教学形式单一,也影响了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而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学习任务群,具有显著的情境特征。为更好地强化学生对实用性文本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表达力,教师应高度重视情境的创设,注重将生活与情境两种元素融合实施教学,有效增强实用性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此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情,更真切地体悟、探究语文知识内涵,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和价值。例如,在开展统编版《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单元教学时,明确单元学习的主题是“四季美景”,让学生充分感知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等美不胜收的四季景象。该单元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基于此为深化学生的实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教师就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借助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动态化呈现不同地区独有的四季之美,给予学生美的享受,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生有所感悟之后,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不尊重自然规律、乱砍乱伐、破坏环境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主投入课文的学习中。之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观看这些视频,你们有什么样的感悟?”这时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学生说得最多的是“四季美景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应尊重自然规律,用自己的双手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此种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可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其中,起到深化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二)重视实践教学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也就是说,教师在实施教学工作时,单一地向学生传输句型理解、结构整理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重视让学生将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进而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感知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为更好地增强学生的阅读与交流能力,教师可组织开展表演类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划分为能力水平相当的几个小组,要求各小组认真品读实用性文本内容,而后进行故事创编,然后以实践表演的方式予以呈现,这也是强化学生阅读与表达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高效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例如,统编版《皇帝的新装》一文虽然出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之中,但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故事耳熟能详。这时,教师应抓住教育的契机,有效开展实践性表演教学。教师可让学生自愿结成小组,也可以依照学生能力划分小组,而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基于教材内容,进行故事的丰富和创编,这是检验学生阅读反馈的过程。同时,通过表演的形式,促进了学生交流与表达,有效升华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构建学习任务

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语文教学品质、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当前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中,教师还应把握“任务”二字,以任务为教育导向,规划好学生所学习的单元内容,而后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其设计多元化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以此有效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使学生从以往的碎片化学习逐渐向整体性学习转变,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熠熠生辉。例如,在开展统编版《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的单元教学时,教师就可基于“实用性阅读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为学生设计阅读与表达的整体性任务。比如,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书籍或者网络搜索的方式,收集与低碳生活有关的资料,并拍摄记录校园中与低碳生活不符的现象;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对课文中说明的事理进行概括,并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其说明顺序进行梳理,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本单元课文都是科普读物,作者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出课文中最典型的例子;单元中的每篇课文都有独特的语言魅力,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分析其语言运用的特点,总结作者的表达技巧,在课下试着仿写。此种设计整体性学习任务的方式,可有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能有效强化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四)实施多主体评价

教学评价一直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但从传统的教学实情来看,即便教师进行评价,也多以成绩高低为依据,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显然与新时代教学要求不符,会影响学生多元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开展基于“实用性阅读交流”的学习任务群教学时,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和学,还应重视评,且要凸显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及兴趣等,实施多元主体的评价,从而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有效增强评价的实用价值,体现“实用性阅读交流”任务群的实践性特征。例如,以教学统编版《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单元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立足设置的学习任务,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完成上述哪个任务的难度最大?你是如何解决的?哪个任务你觉得自己完成得比较成功?你能顺利完成依靠的是什么?说一说你完成任务的思路和使用方法。”“哪位同学在展示时,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说出你欣赏的地方吗?”通过上述有针对性地提问,既能促使教师有效了解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明确评价主体,为学生提供了反思自评及生生互评的机会。此种多主体评价课堂的构建,符合“实用性阅读交流”学习任务群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实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教学能有效强化阅读与表达之间的联系,教师立足初中生学情,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有重要帮助。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探寻具体的教学路径,通过搭设生活情境、实践教学、构建学习任务,以及实施多主体评价的方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助力学生可持续地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照慧.初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2023.

[2]刘春,何欣.初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学理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3(30).

[3]何必钻.基于统编教材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思考——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3(5).

作者简介:黄金塔(1975— ),男,福建省南安市洪梅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