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式学习为支架 助力语文综合性学习

作者: 郑玉凤

以项目式学习为支架 助力语文综合性学习0

摘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因此,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以项目式学习为支架,在明确项目学习主题——创设真实情境——搭建学习支架——展示项目成果——实施项目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高效的自主探究学习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究

项目式学习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调整,它不仅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强调学生应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及能力方面,项目式学习有着独特的优势。综合性学习作为初中语文的重要教学板块,是增强学生合作意识、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拓展教学思路,将项目式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在以综合性学习内容为主题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更为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发挥项目式学习支架的助学功能。笔者以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例,进行综合性项目式教学实践探究。

一、明确项目学习主题

项目式学习的学习过程通常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这就使项目学习主题的确立成为项目式学习的重要前提。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的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应在对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深刻分析中提炼项目学习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以此促进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教学的顺利开展。

“身边的文化遗产”是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板块中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并在“家乡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学习主题的提炼中设计相应的项目学习任务(见表1),使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实现理论向实践、书本向生活的拓展与延伸。

二、创设真实学习情境

综合性学习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集中体现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其教学内容大多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综合性学习中将书本知识与真实情境相结合,实现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紧贴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此增强任务的驱动性。因此,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应创设真实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情境的引领下,更加高效地融入综合性学习任务之中,通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实现真实性问题的解决。

在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身边的文化遗产”的项目式学习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引入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例如,“同学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获得有效的传承与发展。而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保护。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后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决定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评选本市的优秀文化遗产项目,并结合评选结果制定相关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宣传、保护措施。我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应积极参与到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下面我们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身边的文化遗产展开实地考察,以此实现关于文化遗产的推荐、申请与答辩。”这样学生就会在真实情境的引领下,更加积极地进行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效性的提升。

三、搭建项目学习支架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有效的自主学习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应结合综合性学习内容,为学生搭建项目式学习支架,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担负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比如,整体学习工作的分配管理、资料的搜集分析、学习成果的总结概括等。这样学生就会在项目式学习支架的辅助下,更加有效、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进行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理解,实现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身边的文化遗产”的项目式学习中,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合作小组的划分,要求各小组学生根据项目式学习计划表,提出小组所要考察的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具体的学习安排。教师结合计划表对小组内成员的分工、项目式学习安排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以此奠定学生高效项目式学习的基础。随后,学生按照计划表按部就班地进行资料的搜集、文化遗产的实地考察,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以此来形成具体的项目学习成果,为项目式学习的后续环节做好准备。

四、展示项目学习成果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表现形式,以“成果”的生成为目标,这就使项目学习成果展示成为项目式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应充分重视项目学习成果展示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能依托项目学习成果展开有效的分享与交流。这样不仅会更加有效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会极大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实现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开展。

在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在项目任务布置之初,就对学生提出了“制作文化遗产申请书”的项目成果要求。在具体的项目学习成果展示环节,教师组织班级模拟答辩会,要求学生将小组合作学习成果以“申遗”答辩的方式进行展示与分享。这样每个小组会推选出一名“申遗代表”,结合小组制作的文化遗产申请书介绍自己小组所调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推荐理由等,并接受各位“评审员”的提问。在这一项目学习成果的展示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学习成果的舞台,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信的提升,同时也使班级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广泛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

五、实施项目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任何一项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发挥着重要的激励、导向作用。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应结合综合性学习以及项目式学习的特点,根据学情积极开展项目式学习评价机制的优化与调整,使学生在科学、全面、动态的教学评价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实现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在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身边的文化遗产”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项目任务,设计相应合理的评价量表(见表2),要求学生及家长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展示效果,开展有效的自评与互评。教师将多元主体的评价意见进行整合,以此对学生的项目式学习进行动态化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实践证明,项目式学习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着很高的教学契合度,在进一步拓展综合性学习路径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具体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实施,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内容,进行项目学习主题的明确、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项目学习支架的搭建、项目学习任务的展示以及项目学习评价的实施等,使学生在项目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综合性学习内容,掌握科学的综合性学习方法,为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发展开拓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梦凡.基于体知理念的“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策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硕士论文, 2022.

[2]陈月梅.统编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探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20.

[3]冉晓睿.部编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0.

[4]王雨清. 感受文化色彩 领悟遗产真谛——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一课为例 [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3(2).

作者简介:郑玉凤(1975— ),女,福建省仙游县第一道德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