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泥土中

作者: 韩峰

自古有隐士,“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而在动物界,也有“隐士”,它就是蚯蚓。

蚯蚓又名地龙,在我老家人们都叫它曲蟮。小时候,它曾是我和小伙伴的玩伴。每逢下雨天,平时难得一见的蚯蚓就会爬了出来。我和小伙伴看着它爬行的身体,会用小棍儿拨动它,它迅速扭动身体,首尾摆动甚至翘起,以示不满和反抗。当太阳出来后,随着地面逐渐变干,蚯蚓便不见踪影。有个别行动迟缓或流连忘返的,则被晒得晕头转向,直至被晒干或成为鸡鸭的美餐。在美餐后,鸡鸭生下的蛋的蛋黄比没吃蚯蚓的鸡鸭生下的蛋的蛋黄颜色更黄亮,味道吃起来还更加浓香。那时,我不知道蚯蚓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10余种禽畜必需的氨基酸,如让家禽、鱼类食用,对提高养殖质量有着明显的效果。

蚯蚓也是很好的鱼饵。那时,我常在水井旁挖蚯蚓,水井旁的泥土湿湿的,很适宜蚯蚓生长。在挖出后,蚯蚓连带泥一起用纸包住。来到河边,我掐一节蚯蚓串上鱼钩,将鱼钩甩到河中,鱼儿很快就会游来。

蚯蚓带给我年少时的欢乐,让我一步步加深了对它的了解。

当大地在春风的抚摸中醒来,蛰伏了一个冬季的蚯蚓也在农家的犁铧中重见天日,然后又匆匆钻入松软的泥土。它虽然没有眼睛,但触觉器官非常发达,包括表皮感觉器、口腔感觉器、光线感觉器等,只要触及外部世界,它都能极其敏感地感觉到。它是一个标准的地下工作者,在黑暗的地下,它默默地吞食着土壤,每日穿行几米,疏松土壤,改良着土壤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经过它吞食的土壤排出体外,便转化成含有氮、磷、钾的土壤,成为一种有机肥料,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质。蚯蚓还有聚集土壤中镉、铅、锌等重金属的能力,能有效减轻土壤受重金属的污染。

有些国家兴建养殖蚯蚓的工厂,用蚯蚓处理城市的有机垃圾,保护环境,并生产有机肥料。据科学家研究发现,用蚯蚓粪代替标准的农业化肥,可以使农作物增产30%。正如荀子在《劝学》中写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还是一味中药。《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唐本草》《本草纲目》等中草药典籍中记载,它体内含有地龙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解热、平肝、平喘、降压、利尿、通络等功效。

蚯蚓已默默奉献了几亿年,它使地球上的土壤变得疏松、多孔、通气和透水,使植物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使人类和禽类得益,在地球生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达尔文称它是“地球上最有价值动物”。

蚯蚓没有骨头,却能屈能伸,比有些有骨头的动物还要坚强;蚯蚓低调,从不张扬,从不索取,可与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一比;蚯蚓即使被断为两截,仍然能顽强地自愈。

蚯蚓是应该得到感谢和赞美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