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清后淡
作者: 郭华悦汉字的组合颇具深意。例如清淡,清清淡淡,先清而后淡。
清与淡,是两种层次。看清与看淡,是人生的两种境界。清在先,淡在后,要看淡,先得看清。不曾有清,也就无从说淡。
有些事物不曾拥有,便难说淡泊。有,却不放在眼里,这是看淡、看破,任由其来来去去,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无,却说淡泊,这在旁人看来,要么是逃避现实,要么是吃了“酸葡萄”。所以,看淡的“淡”,其实是有前提的。
这个前提,就是得先入局。旁观者虽然清,但是未曾经历,开口就说淡泊,未免有装而不实的嫌疑。当局者迷,但若能在层层迷障中拨开云雾,有醍醐灌顶的彻悟,看清本质,看淡得失,这样的淡才是深刻入骨的。
要看淡,先得看清。要看清,就得投入其中,于浮浮沉沉之间领略得失。看破得失,淡泊名利,那得是在拥有之后才能表现出来的。身无名利,开口就是看破,这并非看清,而是看不到。因为遮住了自己的眼睛,将名利隔绝在外了。
所以在看淡之前,应该做的不是无所作为的放弃,而是不遗余力的追逐。
一个人的逐梦之旅,就是在人生迷宫中寻找出口的过程。在这样的追逐中,无数次的碰壁和受伤带来越来越多的收获与感悟。渐渐地,人看清了自己的所需与所求,也看明白了当下与未来的路。同时,人懂得了内心的自我,于自我之外的诸般事物也就看轻了,看淡了。
无清之淡,看到的不是淡泊,而是迷雾。有些“躺平”的人未曾看清,便已自行关闭前行的路,当下与未来一片茫然,己心与他心全都不知。这样的人生陷于迷障之中,何去何从无所知晓。少了自省与看清,这样的看淡便只是自欺欺人。
宝刀至老,才有资格对身后的滚滚江湖淡然地说一句“看破”,从此归于尘土,不涉江湖。一个人再优秀,哪怕功名富贵唾手可得,但只要未曾拥有,便别轻易说看淡。有而后清,清而说淡,人生之路也就少了茫然,多了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