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江湖,与你墨路相逢
作者: 袁秋茜五月的风吹得人热热的,我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着电脑屏幕,思绪有些游走,忽然瞧见QQ图标在闪动,点开一看,是新的好友申请。
这是一个眼熟的名字,北辰鲤。他和我同在《知识窗》杂志的作者群中,我们的文章也在同期杂志中刊登过。因此,我对他有些印象。他接着发来的话,像风吹过八千里,送来了一阵清凉。“看了你的文字,我很有感触。描写得很细腻,有一种玻璃光亮的质感……”我偏着头去看工位旁的玻璃窗,心里一遍遍地念着“玻璃光亮的质感”,产生了难以言表的感动。
写文这几年,我在网上结识了一些文友,大家在网上聊着文学,谈着梦想,但出奇一致地不问出身,不问社会地位。我和无梦认识,是因为在某个文学交流群读到他写的诗歌,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让我主动加他为微信好友。他的话不多,我们简单聊了几句后就各忙各的了。之后看他朋友圈,有时候是凌晨更新,有时候是下午三四点更新,他会发自己写的诗。有一首诗我至今记得,诗中写道:“这一次我站得离月亮更近,秋收后的田野,镰刀在风中咣当乱响,我把自己举过头顶,在夜幕里,和秋风平起平坐……”配图是一张暮色四合时的稻田的照片。
读完这首诗,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是家乡那翻着黄色稻浪的田野,是割稻累了坐在田埂上吹着晚风的父母,当然还有一个心中有梦在眺望远方的少年。我给无梦的诗点赞、留言,一开始,他回复我一两个表情,后来话多了起来。我逐渐了解到,他是一个苗族少年,从大山里走出来打工,端过盘子,扛过水泥袋,砌过墙……诗歌是照亮他生活的一束光,让他不止有眼前的苟且,更有生活下去的希望。
后来,再读无梦的诗,我的内心多了一份敬佩和感动。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能很少去关注别人的内心世界,不会懂得他们为了心中的梦想付出了多少汗水。而在文字江湖里,一首诗、一篇散文或者一部小说,便可以让陌生的你我相逢,以文字为桨,以梦想为舟,徜徉在纯粹的文学世界中。
五年前,我认识了一个文友云天,我们至今还保持着联系。她从一开始在我公众号文章后面留言,到后来加了微信好友,给我写信寄书,等我出书后更是多次帮我宣传,向她的好友推荐我的散文集。我珍惜和她的墨路相逢,在春天里给她回长长的信,赠送她签名书,从未忘记最初相识时她说的那句“热爱不会过期,志趣相投的人总会相遇”。
上周末公司开年会,我去了杭州,想到云天也在那儿,我便发微信问她是否方便见一见,她欣然答应。相见时,她带着点心和一脸灿烂的笑容。我们在西湖边散步,聊着我们最初的遇见,说着我们近期喜欢看的书,也畅想了未来的生活。柔柔西湖水,明朗石榴花,我们走走停停,慢慢欣赏,犹如相识多年的老友,知道彼此的性情和内心深处的坚守。
在我写作初期,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不要和网上的人多聊,别被骗了无处说理。我笑着点头说好,但依然和文友交流着。母亲不懂,真正喜欢文字的人,对文字有一份虔诚,对文友更是真诚。这世界上,若是有人和你喜欢一样的文字,与你有一样的梦想,懂你的一字一句,一旦遇见,你难道不会万分欢喜、万分庆幸吗?
在漫漫人生中,我期待每一次的墨路相逢,也愿和更多内心有着热爱的人在文字江湖里翩翩起舞,书写属于我们的故事。